財富檔案:不逃避,懂接受,創事業

鷹哥愛寫文 2024-05-10 04:48:04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作者:哈維·艾克

上一節,我們介紹了4份財富檔案,分別是:專注于機會、欣賞成功人士、和積極的人交往,以及願意向外界宣傳自己的價值。那麽,在這一節,我們接著來看另外3份財富檔案。

財富檔案9:讓自己處理更多的問題

第9份財富檔案叫作“讓自己處理更多的問題”。作者哈維·艾克說:“有錢人大于他們的問題。窮人小于他們的問題。”意思是說,富人不怕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能處理的問題越多,他們能掌握的事業就越大。而窮人正好相反,他們會想方設法避免麻煩,遇到挑戰拔腿就跑。可是,越是追求不出問題的生活,反而給自己制造了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貧窮和悲慘。

讓我們想象一下在遊戲中的升級打怪,遊戲共有10道關卡,第1關最簡單,然後難度依次遞增,第10關最難,突破了第10關就順利通關了。如果你只是個初級玩家,在打到第3關時,你可能會覺得很困難,把過這一關看成是個大問題。

然而,隨著你的努力嘗試,能力的不斷提升,現在已經進行到了第8關,那麽這時再回頭看之前覺得很難的第3關,你還會覺得那是個大問題嗎?顯然,對現在的你而言,過去的困難只不過是小菜一碟,已經可以遊刃有余地對待,再也不能阻礙你前進的腳步了。

生活中永遠都會出現新的問題,所以,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困難,不在問題面前退縮。想要成功,就得不斷接受新的挑戰,持續成長,讓自己大于一切的問題。這樣,你所能承擔的責任就越大,能掌握的財富當然也就越多。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生活中有一個大問題,那只能說明,你的自我或者你的世界實在太小了,小到稍微有點事,就把你遮住了。要學會看向更大的世界,只有把自己放到廣袤的空間裏,你才會發現,生活中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暫時的阻礙或困境遠遠算不上什麽,你能處理更多的問題,做的比之前更好。

你還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自己財富的容器。如果你的容器很小,但你的錢很多,那會怎麽樣呢?你的錢會從容器中漫出來,灑得滿地都是。你所擁有的錢財不會大于你的容器,所以你必須讓自己成長爲更大的容器,才能收納越來越多的財富。

這裏有個小建議,你可以找個時間坐下來,寫下你曾經遇到過的一個問題,然後寫出十個你能采取的行動,去解決或者至少改善這個情況。這個練習的目的在于,幫助你把專注于問題轉移到專注解決方法上,你會感覺好很多。

財富檔案10:做很棒的接受者

第10份財富檔案,叫作“做很棒的接受者”。 有錢人是很棒的接受者。窮人是差勁的接受者。

哈維·艾克說,在他看來,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徹底發揮自己的財富潛力,頭號原因就是因爲他們大都不懂得“接受”,也正因爲他們不懂得“接受”,所以他們什麽也得不到。

人們爲什麽不善于“接受”呢?有兩個主要原因:

首先,大部分人,甚至是90%的人,都覺得自己不夠好,“配得感”很低。而這種很低的自我價值認定,也是來源于成長環境裏的各種制約。回想下,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曆:得到誇獎的次數很有限,被批評和責怪的時候卻很多?

大部分人的成長都伴隨著處罰,有的被父母處罰,有的被老師處罰,還有的遭到同學的霸淩。長大之後,這種被懲罰的反射心理變得根深蒂固,也許現在沒有人會懲罰你了,但你的潛意識可能還在懲罰自己。比如,你覺得是因爲自己不夠好,所以才沒有錢。這就是爲什麽你的收入一直很有限,因爲你在潛意識裏,已經毀掉了自己的成功。

哈維·艾克說,他希望大家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你覺得自己值不值得,你都能變成有錢人。你要認識到一點,關于你到底有沒有價值這回事,只能代表過去的事。而且,事情本身並無意義,是我們在給它賦予意義。也就是說,那些“有價值”或“沒有價值”的標簽,實際上是你自己給自己標記的,是你個人的觀點。如果你認爲自己有價值,你就有價值。如果你認爲自己沒有價值,那你就沒有價值。你是按照自己設定的故事版本而活的。

森林裏的松鼠會收集堅果過冬,你能想象松鼠會說:“我今年沒有收集到足夠的堅果,我沒有價值”這樣的話嗎?地球上只有人類會這麽說,也只有人類會用這樣的方式限制自己。

因此作者再次提醒,我們是按照自己設定的故事版本而活的。所以,我們只需要設定一個嶄新的、更能鼓勵自己的故事,再按照那樣去生活,而沒必要再去糾結那套有沒有價值的無稽之談。

另外,人們不懂得“接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爲“施比受有福”。在哈維·艾克看來,這個觀念根本就是錯的。“給予”和“接受”本就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沒有好壞之分。你能說“左”比“右”好,“大”比“小”好,“冷”比“熱”好嗎?自然不能,只要有一個給予者,就會有一個接受者,這兩者是一對一平等的關系,兩者一樣重要,才能實現平衡。

很多人覺得,“給予”會讓自己的內心感到很滿足。反過來,如果你非常想要爲某個人付出,但對方就是不肯接受,你會有什麽感覺呢?一定並不美好,所以,如果你不懂得“接受”,其實也就剝奪了那些想要對你付出的人的快樂。

而且,如果別人給你什麽,你不願意接受,那麽這份能量就會轉給其他人,所以富者恒富,窮者愈窮,不是因爲富人“有價值”,而是因爲他們懂得“接受”,而大多數的窮人不願意“接受”。

有錢人努力工作,並且深信,他們因爲自己的努力和提供給別人的價值而得到好的回報,這是非常合理的事。窮人也努力工作,但他們配得感很低,總是自認爲不值得,不敢接受好的報償。

理解了這些之後,我們該怎麽變成一個很棒的“接受者”呢?

作者哈維·艾克建議,從現在開始,你要樂于接受上天給你的一切東西。凡是有人贊美你,就開心地向對方道謝,接受這個贊美。每當收到一筆錢,都高興地對自己說:“我是一塊金錢磁鐵,我能賺到更多的錢。”

要想創造財富,你就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當你懂得接受時,不僅會得到更多金錢,還會得到更多愛、更多平靜和更多的滿足。

財富檔案11:根據結果拿酬勞

好,下面我們來看第11份財富檔案:“根據結果拿酬勞”。有錢人選擇根據結果拿酬勞。窮人選擇根據時間拿酬勞。

從小到大,我們受到最多的教育就是:“好好讀書,考個好成績,將來找個好工作,有個穩定收入,按時上班,努力工作,就是穩妥而完美的一生。”

有個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成了一代代人追求的生活範本。看起來也並沒有什麽不對,但是,我們要知道,“穩定的薪水”這個概念,往往就是阻礙你賺更多錢的根本原因。

窮人總是渴望有穩定的工作,每個月在固定的時間,有一筆固定的薪水進賬,這樣能讓他們感到安全。可是,他們不知道,爲了這份微小的安全感,自己也付出了昂貴的代價,那個代價就是財富。

基于安全感而活,其實就是基于恐懼而活,因爲害怕冒險,害怕失敗,害怕自己能力不夠,賺不到大錢,所以只要有個班上,交付自己的時間換得酬勞,賺個基本生活用度,過得下去,窮人就很滿足了。可是,時間是有限的,用時間換錢,永遠不可能致富。

所以,富人不會這樣做,他們不是靠著出賣自己的時間來掙錢的,而是喜歡根據産出的結果來獲得報酬。他們通常會有自己的事業,從盈利中賺到財富。他們的酬勞是利潤、紅利或者股票盈余,而不是一份比較高的薪水。

哈維·艾克說,請大家記住一條致富法則,那就是:永遠不要爲你的收入設定上限。他在講課時,經常會有在企業裏拿工資的學員向他抱怨,說老板支付的薪水遠遠不及他們給企業提供的價值。

哈維·艾克總是這麽回答:“你認爲得到的薪水和你的價值不匹配,是嗎?請問你是從誰的角度出發來看的呢?我相信在你的老板看來,給你的酬勞是很合理的。爲什麽你不跟老板談談,要求以你的工作表現給予報酬?如果不可行,爲什麽你不離開公司爲你自己工作?那樣你才會知道,你能賺到的錢就是你所值得的。”

很多人對薪水不滿卻又不敢辭職,因爲他們害怕去市場上測試自己真正的價值,害怕打破現狀,連一份固定收入都沒有了。所以,他們雖然不甘心,卻被死死地困在打工賺固定工資的模式裏。

哈維·艾克說,他曾經頻繁創業,沒法獲得穩定的收入,他的父母也曾問他,打算什麽時候找份真正的工作?

哈維·艾克回答父母:“我希望永遠不要。”他母親聽了非常崩潰,但父親卻鼓勵他說:“孩子你真棒。如果你只是爲別人打工,那你永遠不會有錢。如果你要找工作,那就要確定是按照工作成果而不是時間來獲取報酬。否則,你就自己當老板。”

所以哈維·艾克鼓勵我們,要打工也應該給自己打工,去創業,或者做能拿傭金的工作,或者投資認股,不管什麽模式,都不要靠出賣有限的時間來獲取固定的報酬。他認爲,不管是專職也好,兼職也罷,每個人都應該擁有自己的事業。如果你現在的工作不是根據你的表現來付薪水的話,你可以先從尋找合適的兼職開始,給自己當老板。比如,做一個行業教練,把你所會的知識或者技能教給別人。只有通過自己的表現結果來獲取酬勞,才能賺到你真正的價值所值的錢。

0 阅读:2

鷹哥愛寫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