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想把流量關進籠子裏

科技新知 2024-05-14 09:48:51

怕極了反噬。

@科技新知 原創

作者丨櫻木  編輯丨伊頁

作爲每日生産無數爆款的超級流量制造機,近日,抖音卻在流量的限制與監管方向上不斷加力。

5月12日,有抖音創作者收到該平台創作者中心的通知稱,爲優化創作者體驗,保障創作者權益、優化創作者體驗,抖音調整了商業推廣場景下的賬號授權功能抖音不再支持以發布社會時政、財經、法律或醫療等內容爲主,或者粉絲量較高、影響力較大的賬號與商業推廣賬戶建立包含內容發布能力的授權關系。

消息一出,就被外界解讀爲抖音將限制發布時政、財經、法律或醫療內容。雖然經公司證明爲不屬實,但抖音方並未完全否認相關新規,只是強調相關調整爲商業素材發布授權功能,不影響創作者的其他變現或者商業化能力。

這並非抖音第一次出手。此前,5月11日抖音巨量引擎公告稱,平台在治理中發現:貸款中介行業存在倒賣客資、門店經營不規範、提供不實服務等多種違法違規風險。爲維護平台生態健康、保障用戶權益,從5月15日起,平台將暫時限制貸款中介行業投放相關廣告。限制貸款中介的流量,抖音第一次開始將流量關進籠子。

而更早的4月30日,字節跳動企業紀律與職業道德委員會通報61起員工違法違紀案件,涉事員工全部被辭退。而其中最爲嚴重的4起構成犯罪的案件中,大多數與抖音流量運營相關。比如,違規使用虛擬賬號,聯合外部機構用于抖音賬號刷量並獲取非法收入;違規引入服務商,非法收受外部合作商巨額好處費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字節反腐其重點是加強了對流量相關的監管。

總結來看,抖音近期的動作如反腐、新規都指向了一個交點,即對流量更加高效的利用。與公司野蠻生長期對流量寬松的政策不同,此時已然登頂短視頻流量頂峰的抖音,似乎有意加強監管將流量收權,其背後的原因也耐人尋味。

從某種程度來說,字節一連串動作更像是一次大型的“降本增效”。對于抖音,從早期劉畊宏、張同學、董宇輝的“造星運動”,再到後面全面興起的興趣電商、直播電商,無往不利的背後是強大的算法推薦與精准的流量賦能。字節在擴張的同時,進一步攻城略地,組織規模也從1萬人增加到10萬多人。

但隨著規模日漸成熟穩定,增長已達天花板,效率就成了公司開始重點關注的對象。在2024年1月30日的字節年度全員會中,梁汝波罕見地談及字節內部組織的低效、平庸、遲鈍與標准低。他以效率變低爲例,稱一個內部系統的簡單需求,拉了一堆人,一開始評估要1000人/天,也就是1個人要做1000天,深入追問之後發現,其實是有些人理解錯誤,最終發現只需要1個人做15天就可以完成 。而一位員工離職加入創業公司後,告訴認識的同事,他在創業公司1個月幹了字節6個月的活。

大企業病林立,直接影響的也許就是流量的效率。內部的腐敗直接降低的是對于流量的利用率,而外部低效産品如貸款中介增加了流量的道德風險。

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今年2月抖音原CEO張楠被調往剪映,有接近抖音人士透露,公司內部負責商業化的張利東已經成了話語權較大的高管,而商業化最爲看重的則是流量效率的價值。自那之後對于流量管理強度的增加,似乎從側面也印證了,公司進入到了與以往不同的階段。

抖音的收權還在繼續,也許更加顛覆的舉措還在後面。

0 阅读:0

科技新知

簡介:洞察技術變化背後的産業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