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救援》: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戰場

老曾磕電影 2021-01-10 22:26:45

算起來,這已是林超賢繼《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後,北上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是警匪,第二部是戰爭,第三部《緊急救援》指向“海上救援”這片電影創作的處女地,“格局”看似降了,難度系數卻升了若幹級。

動物、孩子和水,一直是好萊塢創作的三大忌。尤其集資本、巨星和觀衆期許的《未來水世界》賠了個底掉,讓創作者對水上拍攝望洋興歎。當然也有不信邪的,比如《加勒比海盜》系列,借著CG技術的革新“興風作浪”了近二十年。華語界水景拍攝的天花板當屬李安,他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至今屹立在世界影壇水景拍攝的金字塔尖。至于國産片領域,不過吳宇森的《太平輪》和馮小甯的《甲午大海戰》等少數嘗試,且皆是敗筆。談得上水景拍攝經驗的,唯徐克和他的水景“小白鼠”《深海尋人》,可惜影片太過技術流,知音難覓。

《緊急救援》改編自真實的海上救援事件,講述了以高謙爲代表的海上救撈隊員挑戰重大災難和救援極限,舍己救人的故事。有去年《中國機長》《烈火英雄》和《攀登者》三部吸金“10億+” 的真實事件改編案例在前,此類故事的劇本改編已不再是第一難關,難的是技術壁壘。以當年吳宇森的《太平輪》爲例,要找個符合技術標准的專業造浪池談何容易,原本想沿用李安爲《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打造的造浪池,可惜身體有恙錯過了。其結果是,以“太平輪事件”爲背景且分爲上下兩部的《太平輪》,最後的海難場景不過20分鍾,收獲了“挂羊頭賣狗肉”的質疑。

《緊急救援》之前,曾有過一部以中國救撈隊爲背景的劇集《碧海雄心》登陸山東衛視,查看兩片的出品方,你會發現均有“交通出版社”在列。沒錯,這是一個影視兩棲作戰的真實改編系列創作。導演林超賢延續了他場面戲的創造及調度力,在“救撈行業”劇情的軌道上,兼容了動作片、戰爭片和災難片之長。開場的海上油井救援,“直升機飛人”設計,是動作片的即視感;而他們置身的火海,鑽井平台崩塌的爭分奪秒,又是災難片的營造;最後船上救援高潮戲,有如《烈火英雄》的升級版。最大的視覺和情感沖擊,是彭于晏飾演的“高隊”本逃生無望,卻意外在解體沉船裏逃出生天的場景。摧枯拉朽的無望中,解體的殘骸沉淪著,密林般不可穿越,然而生命的希冀在縫隙裏突然點起希望之光,他不棄、尋覓、突圍、上升,最後抵達新生。

《緊急救援》的改編以“中國救撈”的救援飛行隊爲背景,要不是這部電影,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這個僅有300人的救援隊伍的存在。而海上救援,被稱作是離死亡最近的職業之一。我們看慣了電影裏以拯救世界爲己任的超級英雄,其實海上救援隊才是英雄的職業。劇本邏輯倒是簡單,先從救援隊精選幾大經典案例,然後用一個編撰的父子情串聯。如果這是一個原創商業劇情片,這樣的設計恰到好處,但放在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裏,存在避實就虛的風險。高潮戲父子雙線與死神交鋒的鋪排,在劇本結構上有幾何美學的創造性,然而兒子腦瘤手術的巧合,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韓劇的套路。不過瑕不掩瑜,影片致敬的那些幕後英雄才是關鍵。正如片中一句看似微不足道的台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是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各行各業都兢兢業業,一個民族才有勃勃生機。(撰稿 曾念群)

0 阅读:4

老曾磕電影

簡介:死磕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