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聶元梓,當年張貼了全國第一張大字報,晚年的生活卻令人唏噓

燭下青史 2024-05-16 22:08:21

她曾是全國敬仰的大英雄,是毛主席認可的革命衛士。她就是北大聶元梓,貼出全國第一張大字報的聶元梓。在她貼出大字報之後,風浪徹底掀起。1978年4月,她從雲端跌入地獄,從英雄變成了犯人,她會爲自己的選擇付出什麽樣的代價呢?

全國第一張大字報

聶元梓1921年生人,受其兄聶真影響,17歲便投身革命、加入到了共産黨的隊伍裏。新中國建立後,聶元梓被評爲行政12級,進入中共高級幹部行列。

1963年,聶元梓調任北大經濟系副主任。然而此時的她早已忘記年少入黨時懷揣的一腔熱情,浸淫官場多年,心裏只剩下日益膨脹的野心和欲望。想要爬得高就得做出點事迹來,可惜她的學識卻無法支撐她在北京大學這個能人輩出的地方做出名堂。幾年下來,她在北大依舊籍籍無名。

時間來到1966年,看著逐漸興起的“革命”浪潮,聶元梓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她聯合其余6人寫出了一份題爲《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麽?》的大字報,並于5月25日張貼在了北大飯廳東牆上。6月1日,這份大字報的內容就隨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傳遍全國。

次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北京大學七同志一張大字報揭穿一個大陰謀》並社評《歡呼北大的一張大字報》一篇。同時,毛主席也專門評價了這張大字報,說它是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有了毛主席的威望開路,聶元梓這份大字報徹底揚名,她本人也被當時的民衆視爲英雄一般的人物。

本來聶元梓這張大字報應該只是校內事件,不該發酵得這麽快的。可偏偏聶元梓的遇到了一個“貴人”,一個同她一樣野心膨脹的人——康生。這人早年在延安大搞“坦白運動”,傷害了大量共産黨的忠誠幹部。但靠著利用政治運動鏟除異己、擴充勢力等手段,不會搞經濟也不懂軍事的康生愣是成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只是當時的毛主席還能認真傾聽黨內的各種聲音,認清了康生的真面目把他撸了下來。

直到1966年,康生看見了聶元梓寫的大字報,他知道東山再起的時候來了。他將這份大字報呈遞給了毛主席,獲得了毛主席的認可,從此便有了重返中央核心的“底氣”。在康生的運作下,聶元梓和她的大字報幾乎成了封神一般的存在。

萬人敬仰到锒铛入獄

因爲寫出了“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1966年8月18日的天安門百萬人聚會上,聶元梓有幸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與毛主席握手。這一刻她的內心是無比喜悅與滿足的,多年來無法出人頭地的怨氣似乎也在這一刻得到了抒發,她決心要繼續在這一條路上狂奔。

因爲工作“突出”,半年時間聶元梓就爬到了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的位置,還當上了首都大專院校紅衛兵代表大會核心組組長。1969年,聶元梓在中共“九大”上當選中央候補委員。

那時的聶元梓有多受追捧呢?她還在北大時,北大就是“革命聖地”。無數人千裏迢迢過來就爲看她一面,再到當時貼大字報的地方瞻仰一番。有時候哪怕看不見她本人,只要辦公室裏有一點兒動靜,周圍圍觀的、烏泱烏泱的人群都會爆發出一聲接一聲的叫好,“支持你們、支持你們”的呼號聲更是鋪天蓋地而來。

但很快,聶元梓的好日子到頭了。當選爲中央候補委員後不久她就被發配到江西省鯉魚洲北大分校農場勞動,只是當時到底還要維護她“革命小將”的身份,日子倒也過得去。但當“四人幫”被粉碎後,她也迎來了自己的清算時刻。

1978年被捕入獄,1983年被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17年。不過,1986年,聶元梓還沒坐幾年牢就獲假釋出獄。

只是出獄于聶元梓而言也不知是幸事還是不幸,因爲她此時既無生活來源也無固定住房。多方求助後,她借居在北京海澱區親戚家的一幢樓房單元裏,靠著600元生活補助度日。2019年,聶元梓逝世。

從炙手可熱的政治明星到階下囚,聶元梓的一生可謂動蕩。不知道她晚年時可否夢回過延安,見一見曾經那個一心報國的自己。不知她可曾後悔過放縱野心和貪欲攀附自己的心,以至于走向窮途末路。

參考文獻:

[1]錢江.“第一張大字報”發表之後[J].湘潮(上半月),2013(06):39-42.

[2]金汕.“一夜英雄”聶元梓[J].文史春秋,1996(04):15-20.

2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