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選對演員對一部電影的重要性

老曾磕電影 2020-10-25 04:05:52

《金剛川》分爲士兵、對手、高炮班和橋四個單元敘事,而實際上貫穿始終的只有高炮班。有人對這樣的“偏頗”甚是不滿,其實從張譯和吳京兩大主演領銜的布局已側漏,《金剛川》一役,洞穿敵我的就是二位所在的高炮班雙連彈。

《金剛川》雖不足以成爲戰爭片的經典,但也不至于像一部分捶胸頓足者筆下那般不濟,它僅只是我們開啓當代戰爭敘事探索長路上的一種嘗試。而作爲一個時間緊任務重的命題項目,它的完成度還是相當高的,甚至超越此前大多數同類題材試驗品,在類似命題裏,可謂高效樣板。

與四個單元對位的是四個視角,即過橋、炸橋、護橋和修橋。過橋的8連看似整個行軍任務主角,其實是個報幕員的角色,先由8連不無獵奇地代入,旁觀渡江任務中一場地對空的鏖戰。接著切換美方空襲的視角強化和解構,告訴觀衆,8連視野裏的滿滿壓迫感的空襲和地空戰鏖戰是怎麽展開的。接下來高炮班的部分,表面上是前兩段時間線的重複,其實是進一步結構和細化,講的是高炮班怎麽和美機開杠的。第四部分說是橋,然而橋只是個舞台,唱曲的依舊是高炮班,奮勇犧牲和激昂護橋交織,人物情感和主題探索在這部分升華。四個單元的平行故事,四個視角的層層解構,最後彙流成英勇無畏的民族氣節。

影片吹響了新生代導演的集結號,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三位導演顯然深谙“抓小放大”的敘事竅門,並沒有在短時間內死磕大開大合的正面戰場,而是“由點及面”,抓住戰爭一隅的某個細節顯微放大,集中火力用一個“1V1(也可以說2V2)”的地空戰來帶動整個金剛川的突圍,進而再現我軍不懼死且炸不爛的奮勇與頑強,進而引申崛起的中國堅毅且阻不斷的前進步伐。

影片回到原始而高效的敘事軌道,即人物塑造。在多兵種群像中重點打造了高炮班,在高炮班重點打造了張飛和關磊的師徒情,在師徒情的背後重點打造了張飛的大義和犧牲。影片並非刻意煽情,單也並非毫不煽情,許多人都是在張譯突然回應吳京“要是愛我就給我十發炮彈(大意)”的時,突然淚奔的。張譯飾演的張飛和吳京化身的關磊亦師徒亦戰友亦兄弟,千言萬語不溢于言表,較著勁地關切對方,互怼著愛著對方,犧牲著保全對方,最後取義成仁爲對方複仇。

張譯和吳京的化學效應,在去年的《攀登者》中初露端倪,那是鋼與鐵的碰撞。《金剛川》裏,張譯換了個打法,用他的“柔軟”去“融化”吳京的鋼硬,用性格互補色,勾勒“道是無晴卻有晴”的戰爭風景線。對面師傅和舊領導,張譯飾演的張飛收一度收斂著他的鋒芒,在不冒犯或充分尊重的前提下,用略帶諧趣的方式履行他作爲新任長官的職責。可當他的師傅或說戰友關磊置于危險境地以及壯烈犧牲時,他就像是變身的鋼牙小雞兵團,變得果決、無畏以及勢不可擋。張飛和關磊的互補,代表著戰場上直給的和隱蔽的兩種蓄能,同時也代表著中國人骨子裏不可切割的的柔軟和剛毅。

在張譯的身上,再此印證了選對一位好演員對一部電影的重要性。說是“莽撞人”,片中的張飛絲毫不莽撞,張譯對這一人物的塑造不疾不徐,循序漸進。第一部分的亮相中,張飛對關磊貌似有示弱的一面,情緒裏有新領導對舊領導害羞和尴尬。第二部分的發號施令,就像是徒手打在鋼板上,無奈的情緒裏裹著些許诙諧與幽默。第三部分的鬥嘴和互怼裏,滿滿都是師徒和戰友情,一個突然提速的對話間奏,讓無數看官淪陷。第四部分複仇的怒火激發,綿羊秒變鬥獸,小雞秒變戰神,哪怕缺胳膊斷腿,也要和敵人拼個玉石俱焚。人物由靜到動,由軟到剛,戰鬥值呈幾何狀增長,極富層次感。

提到張譯在《金剛川》裏的亮點,大多人離不開他高光時刻的“缺氧式”咆哮,其實那種情緒的爆發,對于張譯來說沒有任何難點。相比之下, 個人更喜歡他對幾個過場戲的處理。以他幾次穿梭于兩個炮位的戲爲例,同樣的路線,同樣的炮坑和玉米地,同樣的中遠景鏡頭,或疾或徐的節奏變化,輔以小動作,人物的心境和瞬息萬變的戰場氛圍,全在不露聲色的肢體語言裏。再以吹哨爲例,幾次或突然,或緊急,或悲傷,或幾不成聲的哨音,不是影片節奏的變速,就是情感的導入點,處理得非常帶感。

如果有類如“年度十個難忘電影瞬間”的評選,我會投給玉米地裏缺胳膊斷腿的張飛拄著樹枝努力轉戰另一個炮位的身影,那是240萬英勇無畏的志願軍的縮影,是197652位烈士遠去的背影,同時也是世世代代不屈不撓的中國人仗劍前行的背影。這個背影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既是素描的也是雕像的,既是悲情的也是詩歌的。

2 阅读:836
评论列表
  • 2020-10-25 04:29

    全靠張譯在續命

  • 2020-10-25 15:19

    電影非常棒的,值得一看,

老曾磕電影

簡介:死磕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