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爲自己在報國,朝廷卻把你當成威脅:記宣德時代的大明蜀王家族

介麗康 2023-01-09 07:15:25

前言: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正月,位于四川成都的大明蜀王府內,突然傳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炮铳聲。大明朝廷前有燕王朱棣奉天靖難,後有漢王朱高煦指斥乘輿,官員們本就對于各地親藩們的一舉一動十分敏感。

這一次事出突然,四川總兵官、左都督陳懷趕緊調兵戒嚴,一陣忙亂後才發現是一場誤會。陳總兵經過調查,發現王府的炮铳都來自于四川都司。于是他即刻向朝廷上奏,要求對涉案官員進行嚴查。明宣宗朱瞻基很快做出反應,嚴令陳懷對此事務必一查到底,一個相關人員都不許放過。

上令行在都察院取長史、承奉诘之。敕懷凡四川都司堂上官皆責死罪狀,而械送其首領官赴京。—《明宣宗實錄卷六十二》

明代蜀王府複原圖

正當朱悅燿收拾行李趕往湖廣武岡州之時,半路之上又突然接到皇帝陛下的聖旨,讓他改去澧州(今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因爲朱高熾突然想起來,他此前已經把武岡州封給了十八叔岷王朱楩。因此當這位悲催的華陽王殿下趕到澧州之時,才發現當地生活條件之艱苦,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另外對于大明宗室來說,各府親王就是他們頭上的那片天,所有給朝廷的表文都是通過王府長史司發出。現在華陽王既然到了澧州,自然不可能把表文千裏迢迢送去成都再兜個圈子。然而郡王府的教授沒有印信,又無法向朝廷單獨上奏。宣宗以皇太孫、皇太子的身份一路登上皇位,自然也不希望看到任何以庶奪嫡的行爲發生。爲了讓華陽王安心待在澧州,朝廷特意賜王府教授印。

己未,造華陽王府教授印。時王自陳承命居澧州,凡遇謝恩朝賀,累欲差人而官無印信,文移不便。事下禮部,言平陽、甯化等王府曾給教授印,今華陽王府宜循此例。遂命造給之。—《明宣宗實錄卷十五》

澧縣華陽王府舊址

蜀僖王同樣無嗣,隨著他的去世,標志著蜀藩的大宗:悼莊世子這一脈徹底絕嗣。對于朝廷來說,出現了一個很尴尬的局面。大宗絕嗣,則倫序第二的華陽王一脈自當嗣封蜀王。朱悅燿雖已去世,但留下了兩個兒子朱友堚和朱友壁。無論是讓朱友堚直接襲封蜀王,還是把朱友壁過繼給悼莊世子,都是不錯的選項。然而這樣一來,豈不是和當年仁宗朱高熾把朱悅燿貶去澧州的初衷背道而馳?

直到宣宗駕崩,蜀王一爵始終空缺。明英宗朱祁鎮登基之後,朝廷才取了一個折中方案,讓蜀王府再來一次“兄終弟及”。然而這裏的兄是悼莊世子朱悅燫,弟卻是保甯王朱悅(上劭下火),至于朱友堚則仍然襲封華陽王。此乃後話,本文先不涉及。

蜀王府三護衛沉浮錄

蜀王府成都三護衛始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近四十年的時間裏,一直是震懾西番蠻夷的重要軍事力量。蜀王護衛訓練有素,向來都是朱棣和朱瞻基祖孫的心腹之患。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三月,交趾參將榮昌伯陳智和都督方政用兵不利,在茶龍州被叛軍首領黎利打得大敗虧輸。消息傳回北京,震怒的明宣宗朱瞻基除了調動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廣各都指揮司並南直隸各衛兵馬外,還從楚王武昌三護衛和蜀王成都三護衛各調兵一千,合計一萬五千人赴交趾討叛寇。

明宣宗朱瞻基劇照

在宣宗的設想中,韓整這邊抽調的成都護衛官軍人數爲二千人。但是蜀王朱友堉卻興沖沖地上奏稱,接到朝廷調令之後,已經調動四千護衛官軍趕往松潘。但是在有著八百個心眼的宣宗看來,朱友堉這位堂弟的所作所爲顯然已經越線。所以他給蜀王寫了一封信,裏面雖然兜兜轉轉說了一車轱辘的話,但是核心意思就一句:你要聽調再發兵。

癸巳,蜀王友堉奏: “昨再奉敕調軍剿捕松潘叛寇。已委指揮李瓘等官領兵四千往松潘聽征。”上複書蜀王曰: “聞已發軍,深見體國之意。然朕已遣人招谕,若其順服,可免用兵。如其冥頑不悛,朕別于陝西調精兵由他道進。賢弟府中再量調人馬,與前所調者會合。齊心並力,殄滅此寇,庶幾永息邊患。”—《明宣宗實錄卷二十九》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蜀王朱友堉以爲他如此積極是一心爲國,但在宣宗朱瞻基看來,這是紅果果的招攬人心。而這位蜀王殿下從小接受的是儒家正統教育(他老爹朱悅燫是方孝孺的弟子),顯然是沒有領悟宣宗這位堂兄信中的意思。因爲他在當年八月上奏朝廷,稱後來又調兵三千人趕赴松潘助戰。蜀王府的護衛軍,居然可以支持在交趾和松潘兩線作戰?宣宗削除成都三護衛的決心愈加堅定起來。

明宣宗朱瞻基劇照

結語:蜀藩在經曆了永樂末年的動蕩之後,本來在仁宗、宣宗繼位之時已經進入平穩期。畢竟不穩定因素華陽王朱悅耀已經被事實上發配去了澧州,而蜀藩大宗又看上去子嗣昌盛,有著一位親王和兩位郡王。

然而水至清則無魚,蜀獻王朱椿的良好名聲,以及他滁陽王郭子興外孫、涼國公藍玉女婿的身份,其實一直以來都爲朱瞻基祖父朱棣所忌憚。之所以縱容華陽王以庶奪嫡的舉動,未嘗沒有趁機搞亂蜀藩的目的。而朱友堉在襲封蜀王之後,面對朝廷在交趾和松潘兩條戰線上的困局,他堅決調動護衛軍助戰,體現出了自己一心報國的忠誠之心。

可惜上萬名蜀王護衛官軍在交趾和松潘戰場上的流血犧牲,反而換來了皇帝對于蜀王殿下的猜忌。成都三護衛被削奪,和蜀藩大宗絕嗣之間,真的沒有聯系嗎?明宣宗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實在是讓人痛心。

0 阅读:32

介麗康

簡介:每天定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