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紅軍要見林彪,警衛員攔住他,他一報綽號,林彪:快讓他進來

介麗康 2023-01-04 22:54:26

“就說我是土佬,他知道的。”

當時林彪正在房間內,一聽到是“土佬”來了,立刻就笑著讓人帶他進來。

林彪平時不苟言笑、性情孤傲,能夠讓林彪笑著迎接的人並不多,他還表示“土佬”來了,必須要見一見。

擁有這個綽號的,正是開國大校李德才,一位戰功卓著的老紅軍。

李德才從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一直打到了解放戰爭期間,表現十分出色。

“土佬”的綽號,是黃公略親自取的,只因當時的李德才性格耿直,還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那麽,李德才有著怎麽樣的革命經曆?林彪爲何會對他如此喜愛?

李德才與林彪

強渡大渡河戰役結束之後,毛主席和林彪等人,來到了我軍在大渡河的駐地,劉伯承看到衆人就十分高興,隨後就開始介紹起了“大渡河英雄”李德才。

說起李德才的時候,劉伯承提到了李的綽號“土佬”,這讓在場的張聞天感到疑惑不已。

毛主席聽到張聞天的疑問之後,笑著說出了其中的故事,惹得在場衆人大笑不已。

就連一向不苟言笑的林彪,都露出了欣慰笑容,不過林彪更關注的是,李德才在戰鬥當中的表現,這位戰鬥英雄給林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抗戰爆發之後,李德才就先後擔任了連長、營長等職務,憑借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李德才在1945年升任團長。

李德才剛剛接手的時候,整個團還是新組建的,士兵能力和武器裝備都還十分低下,爲此李德才十分苦惱。

就在李德才焦頭爛額之際,他得知了林彪在霸縣駐紮的消息,李德才看到曾經的老軍團長來到了自己的地盤,內心樂開了花。

李德才一直都很敬重林彪,而林彪對這個“土佬”也印象深刻,因此李德才打算去請老軍團長幫個忙,支援一下自己的武器裝備。

要說李德才是真的大膽,當時還沒有哪個人敢向林彪要裝備,很快李德才就來到了林彪的住處,說自己要見林彪。

警衛員將他攔在了門口,因爲不是什麽人隨隨便便就能夠見林彪。

李德才則告訴警衛員,讓他告訴林彪自己是“土佬”。

然而,警衛員都是剛剛參加革命,並沒有聽過李德才的大名,因此堅決不讓李德才進去。

李德才本就是一個脾氣耿直的人,眼看警衛員說不通,脾氣上來了就打算沖進去,門口的爭吵驚動了林彪,當聽說是“土佬”來了,林彪立刻笑著讓人將李德才請進來。

李德才見到林彪之後,禮貌地敬了一個禮,林彪則擺擺手示意他不用那麽客氣,然後詢問李德才是不是組織上安排他來晉察冀的。

李德才表示一開始是安排到東北去的,聽到這裏林彪十分高興,因爲這樣自己手下就能多個悍將了。

然而李德才卻表示自己不想去東北,因爲聽黃壽發所說,東北天寒地凍,怕自己不適應,所以就來到了晉察冀了。

聽到這裏林彪笑了笑就沒有再問了,轉而問李德才今天來找自己是什麽事情,李德才也不轉彎抹角,直接表示自己想要裝備。

林彪聽完之後愣在了原地:“我又不是後勤部長。”

李德才解釋說:“你去到了東北,那邊有很多日本人留下的武器裝備,你用不著的就給我留點呗。”

林彪沒有回答李德才,只是指著走進來的鄧華讓他來解決。

鄧華見狀拉著李德才出去,然後告訴他碰到林彪的部隊時,就說首長讓他們留下一些裝備,這樣就可以了,林彪是不會和李德才計較的。

李德才聽了鄧華的建議,沿途找不少部隊要了裝備,大家都知道李德才的大名,也沒和他糾纏。

李德才就此獲得了一大批裝備,聶帥知道之後,沒有怪罪李德才,反而還笑他發了一筆橫財。

爲何林彪會對李德才如此待禮?因爲李德才確確實實是戰場上的一員悍將。

李德才的革命之路

李德才出生于1904年的江西萍鄉沂源村,由于家裏面比較貧窮,因此李德才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教育,一直跟著父母一起下田。

直到1930年,彭老總率軍經過當地時,李德才被紅軍的作風和精神深深吸引,于是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由于李德才身體強壯,加入部隊之後就被安排在了機槍連,當時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毫不起眼的小戰士,會成爲日後紅軍的第一機槍手。

在蘇區時期,李德才多次參與反“圍剿”戰鬥,期間嶄露頭角,隱約有成爲出色機槍手的潛力。

1935年5月,長征的隊伍走到了大渡河邊,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准備在這裏將我軍一網打盡,利用天險構築了強大的防禦工事。

我軍的紅一軍團第一師第一團接到了命令,需要在國軍部隊完成部署之前渡過大渡河。

當第一師來到大渡河的時候,發現敵人已經將所有渡船的船只全部銷毀,僅剩下一艘小木船。

即便如此也要加緊完成任務,劉伯承和聶榮臻親自來到了部隊進行檢閱,期間聶榮臻詢問一團團長楊得志:“‘土佬’有沒有參加此次戰鬥?”

楊得志和聶榮臻相視一笑,表示專門將“土佬”請了過來,兩人的交流讓劉伯承感到十分疑惑,隨後楊得志就可以介紹起了“土佬”。

劉帥聽後,哈哈大笑,三人打算前去見見李德才,當時李德才正在河邊擦槍,楊得志大喊一聲:“‘土佬’,參謀長來看你了。”

李德才見到兩位首長之後,瞬間變得不好意思,然後笑嘻嘻地和兩人打招呼。

劉伯承看到他之後還拍了拍肩膀:“好一個‘土佬’!”

很快戰鬥就要打響,紅一團的一營二連接到了戰鬥的任務,連長熊尚林和李德才是老鄉,兩人在戰前還寒暄了一番。

李德才讓熊尚林放心前進,自己會在後方用機槍保護衆人,熊尚林也知道“土佬”的威名,他握著李德才的手表示自己會全力渡河。

很快,強渡大渡河的戰鬥就開始了,熊尚林帶著戰士們向前沖鋒,敵人雨點般的子彈掃射而來。

劉帥見此情形,立刻找到李德才,讓他趕緊加強火力掩護前線的戰士們,李德才聽到之後立刻調轉槍頭,對著敵人開始了猛烈的火力輸出。

敵人被李德才猛烈的進攻壓制了下來,進攻的戰士得以獲得前進的機會,身上的壓力也大大減輕了。

趁此機會,熊尚林搶占了河岸的灘頭,隨後紅軍戰士一擁而上,順利渡過了大渡河。

期間李德才的機槍十分強悍,敵人只要一伸出來就會被打回去,可以說李德才在這次戰鬥中功不可沒。

戰鬥結束之後,劉伯承還大贊這個“土佬”打得好。

回去之後,劉伯承開始不斷誇獎李德才的英勇表現,土佬一戰成名,更是因此給毛主席和林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戰李德才獲得了戰鬥英雄的稱號,並且多次在之後的戰役中,立下功勞,大渡河戰鬥也成爲了李德才的高光時刻。

抗戰爆發之後,李德才在115師部隊作戰,當時他的上司是楊成武,兩人在這個過程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李德才憑借戰功升到了營長,在1939年跟隨楊成武參加黃土嶺戰役,將日軍的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擊斃,再一次立下奇功。

抗戰結束之後李德才就順利升任團長,解放戰爭爆發之後又升任了副師長,此外李德才還參加了抗美援朝。

可以說李德才多年的戎馬生涯,爲革命事業立下了赫赫戰功。

那麽爲何李德才會被稱爲“土佬”?他在建國之後又有著怎麽樣的趣事?

“土佬”的由來

李德才之所以會被稱爲“土佬”,是因爲他剛參軍的時候,跟隨彭老總打下了長沙。

進入長沙之後,繳獲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其中還包括很多的新軍服,彭老總就給每個紅軍都發了一條褲子。

當時大家都沒有見過褲子前面開口,不知道這樣做有什麽功能。

李德才也沒見過,心想是不是爲了拉屎更方便,隨後他就將褲子的口穿到後面。

其他人看到,就問他這是爲什麽,李德才就說這樣方便拉屎,大家聽完之後哈哈大笑。

不久之後黃公略過來,看到李德才將褲子反著穿,然後就開始糾正他。

李德才這才知道原來是這樣一回事,說罷黃公略還笑他是個“土佬”,于是“土佬”就成爲了李德才的綽號。

在大渡河戰役結束之後,“土佬”的稱號,更是傳遍了全軍,連毛主席和林彪都知道了李德才的大名。

李德才的威名在朝鮮同樣響亮,當時他擔任志願軍68軍副師長,在朝鮮參加了金城反擊戰。

其中最著名的戰鬥就是奇襲白虎團,“土佬”在朝鮮戰場同樣立下了赫赫戰功,1952年李德才回到國內,住在了北京的招待所裏面。

當時很多從朝鮮回來的將領都已經接到了任命,李德才在招待所住了好幾個月,卻沒有等來任何消息。

性情耿直的李德才十分憋屈,終于華北軍區參謀長楊成武來了,面對自己的老上司李德才也沒有什麽好臉色,楊成武則關心李德才的近況。

沒想到李德才直接來了一句:“死不了。”

李德才的妻子見狀趕緊拉著他,讓他在老上司面前不要亂說話,李德才也沒有聽勸。

他直接生悶氣地說道:“當初讓我打仗的時候就知道讓我沖,現在和平了就不要我了。”

聽到這裏,楊成武也知道了李德才的想法,于是笑著說組織上早就已經對他有考慮了,毛主席和聶帥都很關心李德才,還專門吩咐要好好安排。

聽到這裏,李德才瞬間有點不好意思,連連說感謝毛主席和聶帥。

楊成武讓李德才自己選,是去機關後勤還是回到部隊,如果在機關後勤工作就能夠留在北京,楊成武建議李德才能夠留在北京工作。

李德才聽完之後搖了搖頭,雖然他的妻子也想留在北京,但是李德才卻堅持要去部隊。

他表示:“自己打了一輩子仗,不懂得伺候人,還是回到部隊吧。”

聽到這裏,楊成武也沒有說什麽,只是苦笑了一聲,就答應了李德才的請求。

于是在楊成武的安排下,李德才擔任保定軍區的分區司令員,一直兢兢業業地工作了8年。

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李德才被授予了大校軍銜,李德才對此也十分滿足。

去到部隊之後李德才想要建一個籃球場,但是一直都找不到水泥,于是李德才就打算來到北京找毛主席反應這個問題。

來到中南海之後,警衛員不讓李德才進去,當時李德才看到門口有幾個孩子,其中一個是曾經在延安見過的。

于是,李德才就讓孩子們進去幫他傳話,爲此還專門寫了一張紙條,表示自己想見毛主席。

小孩拿著李德才的紙條進去了,第二天就有車來接李德才去中南海,他也順利見到了毛主席。

兩人見面之後毛主席還打趣道:“現在褲子沒穿反了吧?”

惹得李德才哈哈大笑,隨後毛主席就詢問李德才來找他的原因。

李德才也直接告訴主席,自己想要建一個籃球場,但是一直都搞不到水泥。

毛主席聽完之後表示這些事情的具體自己不管,讓李德才去找周總理問一問,打了一個電話之後,很快水泥就安排到位了,眼看事情辦完了李德才就打算回去。

臨別之際,李德才還有些依依不舍,他問毛主席能不能給自己留個紀念,因爲好不容易見一面,假如以後想毛主席的時候還能夠拿出來看看。

聽到這裏,毛主席就送了一支鋼筆和一條皮帶給李德才,李德才開開心心地回到了保定。

只可惜,李德才在1960年就意外去世了,年僅56歲。

毛主席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內心十分悲痛,點了香煙後很久都沒有抽一口。

之後李德才的葬禮在北京舉行,楊成武還專門爲這位老朋友主持,送了李德才最後一程。

結語:

李德才雖然一開始只是部隊中的小戰士,但是憑借自身的能力,多次在戰鬥中立下功勞,最終給毛主席和多位元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然李德才沒什麽文化,被戲稱爲是“土佬”,但是他對于革命的熱情和戰鬥時的英勇,讓他不失爲一個真性情的英雄。

參考文獻:

《回憶大渡河英雄李德才》

《“土佬”李德才獨闖中南海》

《大渡河十八位勇士之謎》

0 阅读:18

介麗康

簡介:每天定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