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是營養過剩,還是營養不良?

鷹哥愛寫文 2024-05-15 09:12:32

​《抗衰》作者:余國良

​在上一節,我們談到了如何通過“管住嘴”來成功瘦身,並保持年輕的狀態。當然了,“管住嘴”不應僅僅關注“吃多少”“何時吃”,也要保證“吃得健康”“吃得營養均衡”。那麽,在接下來的這一節中,我們就來聊聊與營養相關的話題。

營養是門大學問

談到營養這個話題,總會讓人不禁感慨時代變化之大。就拿作者余國良來說,他生在上世紀的物質匮乏時期,讀大學前個頭一直很矮,直到讀大學時身高才一下子躥到了一米七八,但整個人瘦得像竹竿一樣,以至于父母擔心他營養不良。

後來等他做了父親,物質生活已經變得非常充裕。孩子們還有沒長個兒,就已經橫向發展成一個個小胖墩兒了。現代父母也愁孩子的營養,但不是愁營養不良,而是營養過剩。那麽營養究竟是怎麽回事兒呢?

下面,我們就從主要的營養物質開始講起。

人體的主要營養物質包括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理論上講,我們每天吃進的能量應該和消耗的能量等同,此時營養就會均衡。如果吃得過多,人就會因營養過剩而超重肥胖;如果吃得過少,人又會營養不足,變得骨瘦如柴。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健康的營養攝入還應該葷素搭配,保證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衡。

我們先從脂肪的攝入講起。前面講到的生酮飲食就是以“好脂肪”爲主,爲身體提供能量。在書中,作者提供了一份“好脂肪”的清單,包括牛油果、椰子油、無糖椰奶、橄榄油、堅果和堅果油、雞蛋黃、黃油、豬油、芝士等等。

不過,從享受生活的角度看,生酮飲食很難讓人接受。像牛排和黃油等食物,偶爾吃一頓很解饞,但天天這樣吃,估計很多人都會不習慣。另外,從成本上看,每天吃三文魚、黃油、牛油果,用特級初榨橄榄油做飯,花銷也會高出很多。所以生酮飲食作爲一種非常規飲食法,只適合在瘦身時期使用。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說蛋白質。我們需要每天攝入足夠量的蛋白質,學齡前兒童每天宜攝入35克;小學生55克-60克;中青年女性60克,男性75克;60歲以上女性55克,男性65克。健身者和懷孕的媽媽還需要適度增加。

我們日常吃的肉類、牛奶、雞蛋、豆類及果仁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一般來說,肉類蛋白的營養價值優于植物蛋白,是人體蛋白質的重要來源。所以成人每天至少得吃一兩肉,才能保證蛋白質營養到位。

但是,蛋白質並非吃得越多越好。過量攝取蛋白質,可能會導致痛風,引發血糖升高,還會損害腎髒。更重要的是,蛋白質攝入過多就會影響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會讓人情緒不高,並且因膳食纖維攝入不足,出現便秘和浮腫等症狀。

最後我們來看看讓人又愛又恨的碳水化合物。碳水也有質量高低之分,低質量的碳水包括精制谷物、澱粉類蔬菜和各種糖類,而高質量的碳水化合物則包括水果和非澱粉類蔬菜,後者富含抗氧化劑和植物化學物質,能補充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

除了三大營養物質,人體還需要包括維生素在內的各種微量元素。雖然人體的需要量很低,但如果攝入不足,也會影響細胞內的生化反應。這些微量元素多蘊藏在碳水化合物中,所以我們不能一味地談碳水色變,而是要攝入一些粗糧、蔬菜、水果等高質量碳水,只要把攝入量控制在50%以下就可以了。

代謝好,身體才會顯年輕

講到碳水化合物,我們就不能不提到大家喜歡的快餐,比如漢堡、薯條、蛋撻、可樂,甚至炸雞外面那層酥皮,都是用料足足的碳水。那種香甜的口感,曾給無數人帶來美妙的回憶。但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碳水進入肚子裏,會引發怎樣的後果呢?

當這些美食被吃進肚子後,我們的身體就會開啓糖代謝生化反應,其中,一個叫分解代謝,即糖類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物質,釋放出能量供機體活動;另一個叫合成代謝,即生物體吸收能量,將小分子非糖物質轉化爲糖,或將單糖合成低聚糖及多糖。

當糖代謝啓動時,身體就會增加胰島素分泌,脂肪細胞會得到“儲存能量”的信號,這意味著脂肪會進一步累積。此時,其它組織得到的能量不足,大腦就會感覺“餓”,並指揮我們吃下更多食物。與此同時,我們的身體還會因爲“饑餓”感,減緩新陳代謝,以降低能量消耗。這就是吃碳水化合物之所以會長胖的原因。

醫學界有個說法,叫代謝好,身體才會顯年輕。其中反映糖代謝狀況好壞的指標叫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當身體健康時,我們的血糖濃度相對恒定,空腹時爲3.9毫摩/升-6.1毫摩/升,高于7.0就是高血糖,低于3.9就是低血糖。

由于現代社會營養過剩,很多人的糖代謝會出現問題,最後高血糖會引發糖尿病。像余國良自己就有糖尿病家族史,患糖尿病的概率很大。所以他定期監測自己的糖化血紅蛋白指標,少吃或不吃甜食,加強鍛煉,盡量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

除了糖代謝,我們體內還有另一種同等重要的生化反應,這就是脂肪代謝。我們的身體會借助各種酶,對脂肪進行消化吸收、合成分解,將其加工成機體所需物質,保證生理機能的正常。一旦脂肪代謝異常,人體就會出現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

大家在體檢時,經常看到一個指標叫膽固醇,知道這個指標如果過高就意味著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增。因此很多人不敢吃肉,怕肉裏的膽固醇會讓心血管惡化;而少吃或者不吃肉食,血液中的膽固醇指標自然會降低。

但實際情況真實這樣的嗎?余國良告訴我們,人體內的膽固醇一部分來自于食物,一部分來自于人體自身的合成。我們人體的大部分組織,除大腦外,都能利用糖、脂肪和蛋白質合成膽固醇,每天可合成1克-2克,是飲食攝入的10倍以上。

更有趣的是,食物供給的膽固醇和機體合成的膽固醇呈反比關系。也就是說,如果從食物中攝入的膽固醇過高,人體的合成量就低,而食物攝入量低,人體合成量就高。由此可見,心血管不好不是因爲吃的不健康,而是身體生成的膽固醇多了。

所以,即便基因圖譜顯示自己的代謝功能比較薄弱,余國良也沒有對富含膽固醇的脂肪食物全面說“不”。相反,他會勸朋友多吃一點肉,因爲大腦無法合成膽固醇,只能靠外部的攝入。他半開玩笑地說:“你損失的不僅是美味,還有腦子所需的營養。”

當心生活中的營養學誤區

就像前面提到的,在現代社會人們不再發愁營養不良,而是擔心營養過剩導致身體負擔過,代謝機能變弱變差。總的來說這種說法大差不差,但如果涉及營養管理的細節,人們還是存在著很多的觀念誤區,需要破除。

其中一個誤區就是對維生素的認識。和前面講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不同,維生素大部分是低分子有機化合物,不能在體內合成,或者合成的量難以滿足機體需要,必須通過外部食物進行攝取。

維生素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人體必需的有十幾種。有些只能溶解在脂肪中,比如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這也側面說明了攝入脂肪的重要性。還有一些維生素,比如維生素C和維生素B系列,則伴隨水分進入體內。

維生素缺乏往往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攝入不足,我們先是消耗體內儲備的維生素,繼而會出現與代謝相關的生化異常、生理功能改變,最後才是組織病理變化。因此我們不能因爲身體沒有異樣就認爲不缺維生素,而是要定期體檢測量。

很多時候,體檢結果會讓我們大吃一驚。比如余國良的夫人一向酷愛戶外活動,沒想到體檢報告顯示她體內的維生素D水平太低;但很多人會覺得只要多曬太陽,維生素D不會缺的。而余國良自己的某次體檢報告顯示,體內的維生素A不足。

所以說,對包括維生素在內的微量元素進行檢測是有必要的,知道自己缺什麽,然後有針對性地補什麽。這樣的對症下藥才科學,才能幫我們真正實現營養均衡。

有些人覺得維生素是好東西,可以多吃,殊不知盲目進補會引發中毒。比如維生素D,補充過量會導致全身血管鈣化,甚至出現腎衰竭。還有VC泡騰片,很多人用它預防感冒,但過量食用會引發尿酸尿、尿道草酸鹽結石等病症,非常痛苦。

最後,我們再聊聊另一種常見疾病,“痛起來要人命”的痛風。有一次余國良和國內朋友聚會時,點了一些海鮮,但有位朋友放下筷子說自己尿酸太高,不能吃高嘌呤食物。這話一出口,在座衆人頓時失去了興致,因爲很多人尿酸都高。而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有高尿酸血症的人數已經超過1億人,大約每10個人裏就有1個。

表面看,朋友的這種擔心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爲尿酸是嘌呤在體內代謝後的産物,血液高尿酸則是痛風的指標。我們很多常見美食,比如魚蝦、牛羊、啤酒、雞湯等都富含嘌呤,因此有些醫生會把這些食物列入痛風患者的禁忌菜單。

但就像前面講膽固醇食物不會引發心血管疾病一樣,高嘌呤食物也不會直接引發痛風。的確,高尿酸是因爲我們體內的嘌呤含量高引起的,但人體內的嘌呤含量的80%來自內源性的身體代謝,剩下的20%才來自于食物。專業研究表明,單一食物對尿酸水平的影響最多0.99%,所有食物累積也只能解釋尿酸4.29%的變化。

由此可見就高尿酸、痛風患者來說,“病從口入”這一說法值得細細商榷。對他們來說,關鍵是要解決人體對嘌呤和尿酸的代謝問題,需要的是一套組合拳,比如均衡搭配的飲食、能量的適量攝入、積極鍛煉身體、保持好心情等等。相反,一味地遵循飲食禁忌,也意味著放棄了美食帶來的快樂,反而會得不償失。

1 阅读:13

鷹哥愛寫文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