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思考:當服務員嫌丟人?老板可以這樣做!

骞味 2024-04-06 17:06:08

實話實說,雖然服務餐飲行業,如果讓我一直在餐飲店端盤子,當服務員,心裏還需要建設一下。

幹餐飲行業,卻不想面對顧客,這樣的人群其實在餐飲行業爲數不少,這種情況大家是否都沒有想到?甚至許多餐飲店老板都不知道。

好多年輕人進入餐飲行業只想進後廚,在前廳與人打交道,覺得沒面子。

相比之下,這些年好多了,職業歧視相對較少,顧客的素質逐漸提高,爲難服務員的人一周遇不到幾個。

餐飲行業,在許多朋友的心裏都是下等行業,認爲服務員更是找不到工作才當服務員。他們見到人就要客氣,說話太快不行,口氣太硬不行,服務態度好這種“反人性”的要求,早已成爲顧客認知的最低標准。

我說的反人性是一種思考。大家想想生活中,誰能夠長時間一直保持態度良好?所以,態度良好對于外在而言是一種基本職業素養,對于內在如果沒有疏通,也許是一種病。

是病就得治,不知有沒有一家餐飲老板試著改變這種狀況?(只抄襲,不思考是大多數餐飲老板的思維陷阱)

在聊我奇葩的想法前,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治愈的小內容:

那天我刷到一個短視頻,一個小姑娘在鏡頭前告訴大家:如果你不開心,不順利的時候,你就去加油站工作。因爲,去那裏的每一個人都會對你說:“加油,加油,加油!”

看似一個玩笑,實則也是一種非常態的解決方案。在某些領域裏是否會認爲心理暗示?類似的效果我們從小學就開始體驗,例如——那一朵小紅花!

試想,如果你是一個服務員,如何第一時間就讓顧客對身份與尊重感有所提升?

對,老板!

從一個普通顧客角度而言,對服務員和對老板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店裏有問題,顧客會找老板,不會跟服務員糾纏。因爲覺得老板更能解決問題,更有擔當。顧客希望用餐後可以打折,當你走過去說自己就是老板,這一餐打88折,客人是否體驗絕佳?老板出來見客是上心,服務員服務顧客是應分,這就是不同角色的區別。

解決餐廳基礎問題,餐後的88折,本來就是服務人員每天做的事情。換個角色會讓顧客感覺不一樣。

大家每天例會,提要求,讓員工把餐廳當成家,卻沒有把角色轉換過來。這種事情就像好多餐廳打著媽媽菜,誰回媽媽家吃飯最後還要結賬的?沒有代入感,只是一種口號。

以上問題,可以從一個稱謂,一個提成解決。

一個稱謂:所有的服務員以後都不要叫服務員,告訴顧客,店裏的人員都叫老板,我們是合夥制。這種感覺是否似曾相識?在網吧、遊戲廳都喊老板,沒有喊服務員的,只是一種習慣而已。不用太糾結,你不認可是因爲你只想當老板,不知道如何發展。

一個提成:被人喊老板,落實到利益上也要有提升才可以,把企業裏的績效拿出來,讓員工給大家分,法人老板也計入績效考核,讓員工給老板發錢,這樣才有代入感。分配利潤總量一樣,老板沒多付出,而且還多得了一份,多得的一份還可以二次獎勵自己認爲做得好的“老板”。事情沒有變,玩法變了。如果是我,我覺得這個老板未來可期。(績效管理不是逼著員工要業績,而是幫助大家提升業績,這是我前段時間聽一個老師講的,管理是輔導,是幫助,而不是逼員工做一些不切實際的事情)

如果格局大一些的,將餐廳內所有的員工都帶成真正的老板,你的身價也會大增。

改變服務員工作嫌丟人的心態——從當老板開始!

歡迎大家來看我的公衆號【骞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