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洞察:如何從廣告物料,看出餐飲企業是否懂品牌?

骞味 2024-04-11 13:54:22

昨日,去了某城市綜合體,4層的餐飲業態真的很慘,存活率不到一半,且倒下的非品牌店占比更大。

從一些店門口,拿了幾份菜單,掃幾眼便知餐飲老板是餐飲小白還是餐飲老手,對于餐飲品牌來說,不是好看就是品牌,不是請網紅就是品牌,品牌的意識也許更重要,下面直接上幹貨。

1、品牌和品類在視覺上哪個更重要?

在一些小微餐飲中,我認爲品類比品牌視覺更重要。比如一個路邊攤或街邊小店,讓顧客看到你有什麽比你是誰更重要。直到老客聚集,專門喜好你那一口,你的品牌名可以逐漸放大,在視覺上可以轉爲品牌+品類。

在一些商場店內,品牌名還是相對重要的,前期品牌名可以與品類名並行,在設計上可以取巧,利用視覺上小而多。

比如一條巨幅的吊幔(從樓頂垂下來的那條類似條幅的東西)。有點品牌意識的店一般設計元素順序爲品牌名、品類或標語、菜品圖……懂品牌的商家對比前者來說,會在最底部再加上品牌名。這樣無論頂層還是底層的顧客,從視覺上都會知道是哪一家餐飲。再有會多加一些榮譽背書,比如上榜,賣出多少份之類,主推的菜品也會多一些介紹。

強調一下,標語和菜品介紹,如果沒想到合適的就不要寫了,還不如把促銷內容加上更實在一些。

僞文化和有文化是兩碼事。比如在市調中,有一家法式鐵板燒,菜單裏面是一些半成品,菜品圖片都是日式風格的刺身,只要有一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家店老板應該是餐飲小白。不是叫法餐廳就是法餐廳。

2、主品、促銷內容要打眼

相信許多年前,大家都學習過傳單的315理論,即3秒鍾15個字,感興趣才會往下看,不感興趣,直接扔掉。這種理論相信在當下餐飲也同樣適用。我拿的幾份菜單中,有好多非品牌餐飲,把菜品密密麻麻都寫上,恐怕顧客感覺菜品不夠吃,總想開一家店招攬一層樓的生意,想法夠大,格局反而更小,效果也不會很好。

促銷內容盡量明顯一些,其中一張菜譜,正方兩面都是菜品,唯一一條促銷內容就是在背面的一個角落裏寫著充多少送多少,不仔細看都找不到。老板誠意有了,效果沒了。

3、地址、電話、樓層、招聘盡量寫上

地址和樓層不必細談,電話這塊要注意寫正確。在我們市調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電話會寫錯,甚至會少寫一位數,這種事情初創的餐飲品牌屢見不鮮。好的營銷總一定會盯這些,而不是只聊想法,看視覺是否好看。

其中,有一張某村拌飯的菜單,背面一版都是招聘信息,招前廳後廚人員,招兼職小時工。關于餐飲招聘這個問題,每個店都很頭痛。所以,有品牌意識的餐飲店一般都會持續招聘形成自己的人才庫。

治國如烹小鮮,本來就是餐飲行業,在一些運營與營銷上漏洞百出,又如何發展?

從顧客的角度去體驗店內每一個需要改善的點才是治餐飲之道。有些時候都不用看店內營業數據,看看他們的廣告物料就知道這家店有沒有發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