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衆傳媒還有成長性嗎?

王老渣 2024-05-07 21:31:24
上周分衆傳媒發布23年和24Q1財報,23年實現營收119億,同比+26.3%;實現歸母淨利潤48億,同比+73.0%,位于此前業績預告下限(48億-49.8億)。 24Q1實現營收27.3億,同比+6.0%;實現歸母淨利潤10.4億,同比+10.5%,扣非歸母淨利潤9.5億,同比+18.2%。 根據派息方案,每10股派發現金3.3元(含稅),共計派發47.66億,股利支付率99%,依勞動節前收盤價估算,股息率0.33/6.5=5%。分衆這個股利支付率,值得點贊! 講真,這份業績不算差,淨利潤的增幅、質量都非常不錯,應收款也在正常區間,壞賬依舊計提充足(沒有2022年那麽過分,但依舊充足)。這個業績作爲廣告行業,應該說是合格的。 這種動辄30-40%淨利率的生意,堪比白酒。而且因爲經營杠杆(營業成本剛性),順周期時的彈性甚至優于白酒。 但市場是預期的集合,財報公布後,分衆喜提年內最大單日跌幅,收跌7.28%。由此推想,市場可能認爲其去年Q4和今年Q1業績不及預期。 我認爲有以下幾個原因: 1、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這兩個季度的業績均未達到2021年時的水平,分衆的成長性似乎無從體現。 2、23年淨利潤落在預告下沿(而且特別准),應當是業績預告發出時分衆自己都沒料到/算錯了,非營業利潤這麽低。 3、99%的股利支付率令市場擔憂其成長性。 分衆是有成長的周期股 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不增長的話,那麽在法幣時代,貨幣是貶值的。那麽這對公司來說,這樣公司的投資價值就很低的了。 我個人認爲分衆增長雖然會隨著經濟的波動而起伏。但是分衆還是在波動中增長。 爲分衆的客戶是廣告主。廣告主也就是企業的經營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所以分衆的業績也會隨著經濟的波動而波動。 這也是分衆逃不出周期股的宿命。 不過好在分衆沒有啥負擔,在經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他對下遊的物業還是有議價能力的。 因爲物業公司不租給分衆,也租不出去。對物業來說,分衆給的租金基本對他們來說是零成本的。不給分衆,新潮現在也沒有能力吃下。 所以在經濟環境差的時候,分衆也具有降本的能力。 分衆的估值 14-23年年淨利潤爲24.1、33.9、44.5、60.1、58.2、18.8、40、60.6、27.9、48.3。平均年利潤爲41.6億。 關注點:平均年利潤×27.5倍市盈率×0.7=41.6×27.5×0.7=800.8億。 股本爲144.4億。 買點價格爲:800.8/144.4=5.54元。 清倉點爲:41.6×30×1.5/144.4=12.96元。 設定買賣點的意義就在于嚴格執行這個買賣點。畫個坑,避免受到市場情緒的波動。 投資分衆傳媒的態度,需要放低預期,按照當下分衆傳媒的股息率,把其當做是一個高額債券拿著,這樣更健康更安全。 分衆傳媒作爲品牌廣告傳播的分衆傳媒其實是周期股,用周期股估方法(過去十年利潤平均的25倍),4塊左右就是它的下限,我看好的股價波動範圍是4-12元,當然如果未來能在東亞和東南亞市場更大的介入,會整體提高些估值。 年報預告業績依然優秀且符合預期,最近消費被抑制效應還比較明顯,分衆通過降本增效,硬生生擠出利潤,算是一個帶部分壟斷性質,並且經營很優質的企業,可惜周期性強,成長性弱些。 我相信江南春正是認清楚這個,才承諾未來五年分紅不低于扣非利潤80%,回報股東,良心企業。 點個關注,投資不迷路……
0 阅读:40

王老渣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