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印尼的特産——Batik

飲冰聽雨 2023-12-19 11:49:04

當年天涯上有網友講一行人隨旅行團去泰國旅遊,想買點特産。結果到了Lotus超市不知道買什麽,看了半天打包了一箱大哥花生米……還好,沒背十公斤泰國大米回去。

這事情並不稀奇。像我就一向很頭痛特産這東西——出去一趟,總得給親戚朋友帶點啥有當地特色的東西吧?于是某年我在清邁夜市買了一大堆的手工原木書簽准備送人,回國就發現文化巷有賣,價格還比我買的便宜。無獨有偶,有一年我拜托學校的日本老師回日本時給我帶點海賊王的動漫周邊,料想秋葉原乃是動漫聖地,動漫産品也算是日本特産。結果他帶回來一件T恤,一個筆記本,一個文件夾,每一件上邊都寫著仨單詞:MADE IN CHINA。

現在信息這麽發達,交流這麽方便,旅遊這麽繁榮,貿易這麽深入,淘寶這麽強大,很少有國內見不到的特産。像昆明南博會舉行的時候,南亞,東南亞的一些土特産品也不少。送特産,以方便、實用爲主,表示個心意,順便起到了到此一遊的宣傳作用,非得帶一大堆東西,那是代購幹的事。

等到了印尼,情況也沒差多少。隨手翻開一本簡易的印尼語小冊子,上邊赫然介紹著:印尼本地特産有蝦片,蝦味特別足;燕窩,天然,營養豐富;各種珍貴木材,木雕;銀制品,金屬工藝品;寶石……要不是怕被人誤會劫機,還可以帶上一柄格裏斯短劍。

但說到印尼特産,有一樣東西不可不提:那便是在世界範圍內都有些名氣的Batik(巴迪布,巴迪衫),或說印尼花裙布,也有人稱爲蠟染布,屬于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也是印尼人爲之自豪的本國特色。(此處馬來人表示不服,憑啥是印尼的,明明是我們馬來西亞的)

Batik的曆史非常悠久,起碼得有1000余年,是印尼的傳統服飾,堪稱印尼國服,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百姓,都視之爲重要服飾。一戶普通人家可能沒有西服,但怎麽也得有上那麽兩件batik。高檔的batik,是正式的服裝,穿上它出席一些場合,不算失禮,反而顯得隆重。所以有時出席婚禮或會議等活動,時常看到Batik和西服正裝相映成趣。就連舉行的一些國際性會議上,如果有機會,也會顯現它的身影,就像中國舉辦的某些國際會議上,外國領導人穿上唐裝一樣。

Batik在造型上,有男裝,常爲襯衫外套,有女裝,常爲紗籠或連衣裙;在材料上,有綿質的,柔軟舒適,有絲質的,輕薄透氣;在制作上,有手工的,精雕細琢,有機制的,快捷方便;在圖案上,花鳥魚蟲,龍飛鳳舞,鮮花綠葉,幾何圖案等,不一而論,精美異常。尤其手工繪制的Batik圖案,號稱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圖案,不會有兩件是完全一樣的。由于各地的文化和代表産物不同,所以各地batik的花樣側重也就不同。我所在的任茉,由于代表植物是一種花,故此,本地很多的Batik圖案,就以這種花的葉子爲主。

Batik的手工繪制是個非常細致且又耗費時間的活。布料在織出來後,是沒有圖案的,要由人工設計、繪制圖案輪廓,再進行染色。根據圖案的特色,把其拆解爲不同的部分,每個部分染什麽色做上標記。若是尋常顔料還沒那麽麻煩,但是若是蠟染,則工人身邊要備有加熱溶解顔料的工具,忍受著氣味,用類似于小滴管一樣的工具將其逐步繪制在布料上。圖案染制完成後,最後進行晾幹。

當然,隨著現在工藝的發展,早就出現了機器批量生産的batik,也有使用圖案模具直接進行印制的,就省去了手工一點一點繪制的繁瑣。價格自然也便宜了很多,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便宜的幾十人民幣就能買一件成品的batik襯衫,頗有點淘寶同款的感覺。

上次去泗水,朋友介紹給我一家泗水有名的Batik店,老板很是熱情,拿出各種布料進行介紹。

我:老板,我想買點batik作爲特産送給朋友啦。

老板:No problem,我們店的batik泗水最好。你看這個圖案,這個布料,這個……

我:那個,多少錢?

老板:這一塊布料200萬盧比亞,可以做一件襯衫。你要的話,算你175萬。這是布料錢,不算設計費,手工費。

我(心算一下):呃,老板,我下次再來哈。

所以,小夥伴們,我考慮了一下,還是給你們帶印尼蝦片吧。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