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上野正彥《屍體會說話》書評

飲冰聽雨 2024-02-28 11:05:27

一般來說,我讀書通常有三個目的:一是了解未知,開拓眼界;二是擁有談資,尋求話題;三是學以致用,上手實操。就本書來說,我想身邊的小夥伴沒有哪個願意讓我在他們身上學以致用的。

從封面設計和書名來看,本書帶有一種濃濃的網絡懸疑刑偵小說風格,不過其實它是一本文字較淺然而內容嚴肅的法醫學科普讀物。一方面,它不同于《法醫秦明》這種以法醫學知識作爲案件偵破關鍵和劇情推進動力的小說;另一方面,它也不同于滿滿都是幹貨知識點的《法醫學》教材那麽樸實無華且枯燥。

作者上野正彥是日本著名法醫,介紹說其被稱爲“日本法醫學第一人”、“日本法醫之神”(我還以爲是神津恭介)——考慮到什麽“壽司之神”“天婦羅之神”“煮飯仙人”一類的的稱號,好像叫“法醫之神”也沒什麽出格的。

得益于法醫工作的經曆經驗,作者在介紹法醫學的一些基本知識時,常常用自身參與的案件和屍檢案例加以說明,以幫助讀者理解。每一講的文章較爲短小精煉,並穿插一些典故(如“死而不倒的武僧弁慶”,實際上就是“電擊性屍體僵硬”——這個例子在《名偵探柯南》中也有),以及自己的想法和感觸(如“銳器刺死看似慘無人道,但並不能說明犯罪嫌疑人本身心狠手辣,反而透露出弱勢群體行凶時的自保心理”)。

由于這些文章本來是刊發于日本警務類月刊專欄上的,因而前後內容時有聯系重複,文章體例偶有不同。總體來說,其文字淺顯易懂,圖表簡潔直觀(如“典型的高空墜落自殺造成的損傷及其過程”),拗口的術語少,通俗的解釋多(如“綠鬼、紅鬼、黑鬼、白鬼”的晚期屍體現象),化繁爲簡,且無凶殘血腥、不宜閱讀的內容,不會嚇到小孩子——相比《法醫學彩色圖譜》,本書的插圖堪比少兒繪本。

故此我認爲,這是一本適合對法醫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的書籍,“普通”大體意味著:非專業相關讀者,日常工作生活不會應用此類知識,爲了解一些懸疑小說或影視劇之中的法醫常識而閱讀,同時獲得“奇怪但沒鳥用的知識+1”的buff。

本書沒有什麽高深內容。哪怕只是看過800集《名偵探柯南》,書裏講的什麽什麽屍斑、屍僵、屍溫、死亡時間推測、生活反應、各種死法、毒物等,基本也能知道的七七八八,差別也就是一些具體原理和專業解釋,然而我們沒有一個在夏威夷的、什麽都能教的爹。要是再深入研究下去,就得接觸法醫學的專業教材。本書對我來說有啓發的主要在于《出血·淤血·溢血點篇》以及《溺死篇》,比如通過溢血點的大小來判斷是病死還是窒息死,溺死狀態下的颞骨岩部出血,這在以前囫囵吞棗地讀《法醫學》時並沒有仔細關注,而且非專業的人面對這些,終究是紙上談兵的感覺。

不管是網絡小說也好,科普書籍也罷,抑或是法醫學教材,這些書都在討論一件重要的事情:對死亡的認識和態度,包括但不限于所謂死亡的標准、過程、分期、表現、原因、倫理……等等,這點在《第二十講 殺嬰篇:反思生死》和《第二十六講 尊嚴死、安樂死、臨終醫療篇:人該如何面對死亡》中體現得很明顯,也對平時很少無所顧忌地討論生死觀的我們有所啓發。相較于《法醫秦明》那種“爲生者權,爲死者言”的高昂,本書的行文不是冷漠,也不是平淡,而是有種淡淡的“物哀”感。

關于死亡,我想起兩件事。

有一年,我媽認識的一位老太太過世了。我媽回來感慨說,老太太面色紅潤,身體還軟乎乎的,就像睡著了,一般死人身體都是硬的。這是因爲老太太一生信佛,有善報,所以走的時候沒遭罪。我說:老媽,人剛死的時候身體都是軟的,隨後出現屍僵,屍僵達到最高程度後,又會慢慢變軟,這和信不信佛沒關系,都有這個過程。我媽又說,老太太還燒出舍利子了呢,這就是信佛的好處啊。我憋了半天,說了一句:就我身上這些結石,我燒我也有。

有一周,我帶了兩本書回家看,一本是瑞安·諾斯的《征服世界完全手冊》,另一本就是《屍體會說話》。我三歲的兒子對前者不感興趣,反而特別喜歡後者,經常胡亂翻著書然後問這問那。他指著書中“溺死後屍體在水底的姿勢”問我:這是啥呀?我說這是一個人掉水裏了,然後頭啊,手啊,膝蓋啊,腳啊都受傷了。他說:受傷了疼吧?我想了想,說:疼啊,但是他動不了呀。我兒子說:那我們給他貼創可貼吧。貼上就不疼了。

對我老媽來講,我想她的願望就是有一天離去後也能留下舍利子吧,這代表她一生善良;對我兒子來講,還不知道生命中有些事情比疼更痛苦——但我希望他擁有那麽一塊能治愈一切的創可貼。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