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的兩大謀士:幫助朱溫成就帝業,目睹後梁滅亡

縱橫五千年 2024-03-18 20:27:57

打天下不光需要武將,還得要有謀士相助!之前,已經介紹過了朱溫身邊的幾位大將,比如葛從周、劉知俊、楊師厚等人。今天就介紹一下,朱溫身邊的兩大謀士,他們兩人可以說是當時的一流智囊,輔佐朱溫成就帝業。不過,他們也親眼目睹了後梁的滅亡。那麽,這兩個人到底是誰,又是何結局呢?

一、敬翔

第一位謀士名叫敬翔,字子振,是同州馮翊人。敬翔出身官宦之家,他的先祖是發動神龍政變的敬晖,祖父、父親也擔任過刺史等職。敬翔雖然“好讀書,尤長刀筆,應用敏捷”,但仕途卻很不順,在參加科舉考試時落榜。唐朝末年,敬晖來到了中原地區,在同鄉的推薦下,見到朱溫,幫助朱溫籌劃軍機,來對抗秦宗權。

朱溫對敬翔的才能很是欽佩,“恨得翔之晚,故軍謀政術,一以谘之”。此後,敬翔一直在朱溫身邊,不僅爲他出謀劃策,而且還處理各種政務,史書上說,“其間三十余年,扈從征伐,出入帷幄,庶務叢委,恒達旦不寢”。朱溫稱帝後,改樞密院爲崇政院,讓敬翔總領其事。之後,敬翔又被封爲光祿大夫,行兵部尚書、金銮殿大學士,知崇政院事、平陽郡侯。

二、李振

第二位謀士名叫李振,字興緒,他出身將門之家,曾祖父是潞州節度使李抱真。不過,李振的仕途也敬翔類似,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也都名落孫山。後來,李振被派往浙東任職,但因盜賊作亂,無法前去赴任。在西歸途中,李振來到了汴州,見到了朱溫。朱溫對李振非常賞識,就將留在了自己的身邊。

李振一方面爲朱溫到各地奔走,調和各種關系,另一方面爲朱溫獻策,除掉了宦官以及文官集團,將唐昭宗控制起來。朱溫稱帝後,李振也得到了提升,“自宣義軍節度副使、檢校司徒授殿中監,累遷戶部尚書”。朱友珪篡位後,李振取代敬翔擔任崇政院使。可以說,李振與敬翔是朱溫創業期間最重要的謀士,堪稱左膀右臂!

三、終結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朱溫死後,兩人的境遇非常了重大的變化,特別是末帝朱友貞在位期間,“趙、張二族用事”,兩人的建議得不到皇帝認可,“翔愈不得志”,“振每稱疾避事”。眼見形勢越來越不利,敬翔忍不住上書表示,“臣雖驽怯,受國恩深,陛下必若乏材,乞于邊陲效試”,但仍然沒有得到皇帝的任用。

王彥章被擒後,朱友貞這才找到了敬翔,但大勢已去,敬翔哭著說道:“縱良、平複生,難以轉禍爲福,請先死,不忍見宗廟隕墜。”都城陷落後,李振邀敬翔一起去朝見李存勖,遭到了敬翔的拒絕,之後敬翔自缢而死。李振在朝見李存勖時,遭到了郭崇韬的嘲諷,“人言李振乃一代奇才,吾今見之,乃常人耳!”數日後,“振與敬翔等同日族誅”。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資治通鑒》

8 阅读:2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