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經方,搞定麻木,還有面癱、重症肌無力、中風後遺症等

春天醫生 2024-04-08 22:27:57

麻木,是一種常見的身體不適,表現爲局部或全身的感覺喪失或減退,如手腳發麻、面部麻木等。

麻木的原因有很多,如缺血、壓迫、炎症、神經損傷、代謝紊亂等,嚴重的話,可能是一些神經系統疾病的信號,如皮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後遺症面癱、重症肌無力等。

👀

麻木的中醫病理基礎

這些疾病都與氣血不通、能量不暢有關,中醫認爲,氣爲血之帥,血爲氣之母,氣血相互依存,相互推動,共同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如果氣血不足或不暢,就會導致髒腑功能失調,經絡阻塞,病邪侵入,從而引發各種病症。

中醫治療這些疾病的原則是補氣活血,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恢複人體的平衡和協調。在衆多的中藥方劑中,有一味經方,由醫聖張仲景創立,專門用于治療身體麻木的症狀,這就是黃芪桂枝五物湯。

👀

黃芪桂枝五物湯組成與方解

黃芪桂枝五物湯,由黃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棗五味藥組成,具有補氣固表、調和營衛、活血通絡的功效,適用于氣血虛弱、血行不暢、受寒或陽氣不足所致的四肢麻木、身體疼痛等症。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方子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

黃芪,甘、溫,歸脾、肺經,是一味超強的補氣藥,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托毒排膿,升陽救脫。

君藥,主要用于補氣,推動血液的運行,爲全身提供充足的能量。

桂枝,辛、甘、溫,歸心、肺、膀胱經,是一味溫陽散寒的良藥,能發汗解表,溫通經脈,祛除寒邪。

臣藥,主要用于溫陽,疏通氣血,配合黃芪補氣,達到溫補的效果。

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是一味養血柔肝的良藥,能滋養血分,緩解肝氣,舒筋活絡。

佐藥,主要用于養血,柔肝,配合桂枝溫陽,達到溫養的效果。

生姜,辛、溫,歸肺、脾、胃經,是一味發汗解表,溫中止嘔的良藥,能散寒止咳,化痰止渴。

佐藥,主要用于散寒,溫中,配合桂枝發汗,達到溫散的效果。

大棗,甘、溫,歸脾、胃經,是一味補中益氣,和胃生津的良藥,能健脾開胃,增加食欲。

使藥,主要用于和胃,助黃芪補氣,增加藥效。

方效顯而易見。桂枝湯能和諧陰陽,順暢氣血。在這個方子裏,去掉甘草,加入黃芪,能從根源上充足氣血,增強動力,激活血液運行,清除阻礙,從根本上解決身體的麻木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方中桂枝、芍藥之比是 1:1,以桂枝散風寒而溫經通痹,芍藥養血和營而通血痹,二者相伍,調營衛而和表裏。

👀

黃芪桂枝五物湯臨床加減應用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味溫補氣血,活血通絡的方劑,對于氣血虛弱,寒邪內侵,經絡阻滯,身體麻木等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在臨床上,黃芪桂枝五物湯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病情,加減變化,以增強其針對性和效果。例如:

加減法:

若氣虛甚者,重用黃芪,加黨參以益氣固表;

産後或月經後而見肌膚麻木者,加當歸、川芎、雞血藤以養血和血通絡;

陽虛肢冷者,加附子、細辛以溫陽散寒;

風邪偏盛者,加防風、防己以祛風通絡;

兼血瘀者,加桃仁、紅花活血通絡。

黃芪桂枝五物湯,是一味經典的中醫方劑,曆經千年的臨床驗證,對于治療身體麻木,還有面癱、重症肌無力,皮炎、末梢神經炎、中風後遺症等疾病,症見有肢體麻木疼痛、屬氣虛血滯,微感風邪者,都有很好的效果。

12 阅读:1248
评论列表
  • 2024-05-30 09:00

    經方怎麽可以用“一味”這個量詞?閣下是中醫嗎?

春天醫生

簡介:分享原創,靠譜的醫學健康資訊!不要相信評論區醫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