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1.25億人忍受饑荒,罪魁禍首竟是美國!

金投網財經 2024-05-20 17:30:57

當我們對今年以來,全世界喋喋不休的“能源危機”、“糧食危機”警告依然僅僅停留在概念上的時候,“一場影響1.25億人的饑荒,已經在地球另一邊的巴西開始。”

也就是巴西近59%的人口正處在隨時吃不飽飯的狀態,其中3300萬巴西人正面臨嚴重斷糧。爲了不被餓死,人們甚至去垃圾場和動物搶食物殘渣。不到十年的時間,饑荒再次降臨這個糧食出口大國。

那麽,爲何一個農業大國會陷入如此境地呢?

要知道,巴西每年生産的糧食,足夠養活小半個中國了。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中國的東北豐衣足食,但世界的東北巴西卻在鬧饑荒。說巴西是世界的東北其實挺准確的,這個國家可耕地面積超過27億畝,人口卻只有2億多,所以巴西人均耕地面積是我們的9.2倍,土地資源充裕,氣候適宜,日照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且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降水量充沛,很適合農業發展,農作物可一年三熟,是有名的農業大國,是世界排名前列的農産品出口大國,可謂物華天寶,按理說,怎麽會發生嚴重饑荒呢?

主要是因爲人禍,被收割的太狠了。

16世紀初,葡萄牙人殖民巴西,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少數殖民者跑馬圈地,建立了大量種植園,絕大多數巴西人沒有土地,只能淪爲奴隸。後來巴西建國,奴隸制被推翻了,但土地私有制卻保留了下來。直到1920年,巴西只有不到3%的農民擁有地契,而10%的大地主卻控制著這個國家75%的土地。

對于這種現狀,巴西人民也反抗過,1930年,瓦加斯上台提出了45個土改提案,全部被否決,被迫離職,然後離奇自殺身亡。

1961年,古拉特上台繼續土改,結果不到3年就遭遇了軍事政變,最後只能流亡國外客死他鄉。

流水的總統鐵打的地主,再然後國際資本和四大糧商就來了。巴西的糧食的生産權,並不在自己手裏,而是掌握在少數幾個糧食産業寡頭手中,它們就是全球四大糧商,簡分別是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 基本上壟斷了全球七成以上的糧食貿易。

這四大糧商,有三家是美國的,那爲什麽一個國家的糧食産業,會被美國公司收入囊中呢?

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接近崩潰時,美國趁機建立了美元-石油霸權。

美元霸權在建立之初,地位還不是特別牢靠,就需要先讓更多的國家依賴美元,于是就主動降低利息,這就讓美國金融資本流向全世界。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國家紛紛入局美元體系。上世紀70年代中後期,巴西的經濟,在美元的刺激下,經濟繁榮,隨之也讓美元的債務也快速飙升。

到了70年代末,美聯儲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大幅提高利息,這就讓巴西的美元大幅度回流美國,爆發了債務危機,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就以“幫助”巴西的名義,對其進行債務重組,條件就是這些國家需要向西方資本開放市場。

于是,巴西大量的優質國有資産被收購,石油、礦産和農業,紛紛被美國企業收入囊中。特別是,四大糧商趁機在拉丁美洲攻城掠地,大量收購巴西的土地。

至此,巴西的種子、農藥、化肥、全部依賴進口,糧食的收購、物流、金融、貿易等等環節全部被四大糧商所掌控,其中美國邦吉公司還成爲了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

國際糧商們哪會管你的老百姓死活,它只管自己賺錢就行了。前幾年,國際糧價走低,而牛肉價格十分誘人,于是這些大糧商大農場主們把大量的農田用來養牛,大量的農作物沒到成熟便收割了作爲餵牛的青儲料。

除了用大片的農田養肉牛,用糧食制生物乙醇也是導致巴西老百姓餓肚子的另一大原因。

前幾年國際能源危機愈演愈烈,石油價格一路高歌猛進,四大糧商發現用糧食造乙醇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于是大批的糧食沒有流入市場,而是運進了乙醇制造場。許多本應是種水稻、玉米的良田沃土,被國際糧商們統一改種甘蔗,因甘蔗制乙醇利潤更高。

所以,漸漸的巴西的土地上一眼望去全部都是大豆、咖啡、甘蔗這種可以出口賺大錢的經濟作物,至于能填飽肚子的水稻小麥種植的面積就越來越少了。

其實,在巴西除了了四大糧商等西方的控制,日本人也有200萬人移民巴西,在巴西購買了高達11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大約是他們日本國土面積的三倍。巴西的1/8的國土已經被日本買走了,而且是永久土地産權,日本人稱巴西是他們的第二故鄉。

放核汙水的危害,惶惶不可終日,移民巴西也是爲了擺脫排放和廢水的危害,所以日本人移民巴西是在給自己留退路。

這場“饑餓悖論”給我們敲響了警鍾,糧食,本質上也是一種武器,一些國家也非常擅長將糧食武器化。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都與其他國家息息相關。

所謂“殷鑒不遠,來者可追”,數千萬身處饑餓之中的巴西百姓,他們的遭遇讓人同情,但我們更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時刻重視農業,堅定18億畝耕地紅線,否則遭罪的必然是老百姓。

1 阅读:201

金投網財經

簡介:金投網旨在爲讀者提供及時的財經資訊和專業的行情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