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自掘“太陽能之墳”

金投網財經 2024-05-17 17:24:52

剛不久,美國公布新的對華關稅,在涉及太陽能方面將最高關稅提到了50%,由于中國許多企業在東南亞設廠,然後再出口美國,因此實際對中企影響不大。

但緊接著,美國繼續大行保護主義,美國認爲中企通過在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這四個東南亞國家組裝太陽能組件來規避長期存在的關稅。

之前拜登免除了從這些國家進口的許多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反規避關稅,但6月就到期,美國宣布從6月6日開始,從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進口的太陽能産品將被征收關稅。

由此可見,美國對中國企業打壓就是要到極致的底部,在太陽能電池板上,華盛頓認爲中國現在取消了補貼,但太陽能光伏部署依然很快,預計將在2024年實現2030年國家風能和太陽能光伏裝機目標,比計劃提前六年。

這就意味著大量的太陽能電池板要出口,拜登認爲“防患于未然”,所以先把關稅事情敲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之所以針對中國商品,理由就是“産能過剩”,爲什麽過剩,補貼的緣故。

然而,美國卻大搖大擺的補貼太陽能——國內生産的鐵、鋼以及在美國開采、生産或制造的産品的制造商將獲得清潔能源的生産稅收抵免。根據白宮的說法,如果項目滿足國內含量要求,以及其他三項專注于勞動力、能源輸出或在2023年1月29日之前開始工作的要求之一,項目可以獲得10%的全額獎金。

按老美自己的設想,投資的目標是建立美國工業,使太陽能等新技術的成本下降25%。

那麽再看看實際差距。

在經曆了之前全球價格下跌之後,新一輪的周期中,太陽能電池板模塊成本明顯下降,但歐美和中國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平均成本爲57美元,而美國的平均成本爲127美元。

可以說,對西方太陽能制造商來說,這些艱難時期將持續下去。在未來兩年,制造商將增加300吉瓦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年産能——相當于2023年全球總需求的70%以上。

而這些商品絕大多數依然是中國企業主導,因爲無論怎麽算,歐美的成本依舊要比中國高,盡管美國有補貼也一樣,況且大部分美國企業不能全部享受,因爲要求太高,幾乎就是業鏈上遊都在美國生産,才能拿到。

實際上,大部分原材料,美國都需要進口。所以,現在美國學者幾乎都認爲拜登現在出台一系列貿易措施,目的就是選票,至于當選以後,可能會是另一番情景也未可知。

0 阅读:93

金投網財經

簡介:金投網旨在爲讀者提供及時的財經資訊和專業的行情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