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短的工作經曆,要寫進簡曆裏去嗎?

職場蛙 2024-04-29 23:39:13

最近來問“簡曆造假了怎麽辦”的人,大概每天2個。這是已經簡曆造假後,在拿到或者即將拿到Offer時,想彌補當初的謊言。

其實預防勝過治療,要麽一開始就不要造假或者美化。來問“短暫的工作經曆要不要寫到簡曆中?”的數量,之所以呈現幾何級上升,應該跟就業行情有關,說明求職的競爭更激烈了,找工作的人更卷了。

該提問的高頻率出現並不是個好消息。之前差不多每周1-2個人來問,但最近幾個月平均每天3-4位來問:“最近我3個月沒上班簡曆怎麽寫?”“我的離職證明是5個月前的,現在已經24年2月了,我該如何寫簡曆?”“過去我有一份2個月的工作經曆要不要寫?”“我已經離職了但說自己還在職,行不行?”“那家公司我有3個月的社保記錄,會不會被查出來?”“我說自己找的社保代繳公司,可以嗎?”......

這些類似的問題增多了,主要不是求職者中主動想簡曆造假又擔心被查的人變多了,而是有了“短暫經曆”的人陡增。更進一步,因爲企業關停並轉、行業叠代、政策波及等客觀原因導致被動進入求職市場的人,多了很多。

其實這個“跟上家領導和同事關系好”,並不是簡曆合並的理由。類似你犯法的現場,你說你跟現場的觀衆以及目擊路人關系好,這不代表你沒有做犯法的事情。

如果跟領導關系好就沒問題,那我們將畢業那個月至今都寫到這家公司?職位寫副總?年薪寫120萬?......顯然這是滑稽的。

那麽,爲何簡曆造假以及想造假的人突然變多了呢?

我回答過這個問題,大家看下圖11月9號的分析。

關于幾個月的經曆在簡曆中如何處理,共性知識我都寫了至少十幾篇文章了,隨便搜一篇《短暫的工作經曆,要不要寫進簡曆中去?》。

盡管我說了不少原則,但確實很多人突然失業、被裁、求職未果,我也體諒,所以即使群友中大多數已經知道不去美化尤其造假簡曆了,但少部分來提問依然想要造假或者已經美化了的人,我也並沒有放棄。

比如,對于社保亂七八糟且斷斷續續的人,我還錄制了這個視頻《履曆合並了,社保記錄跟工作經曆不符合,中間還有斷檔,怎麽辦?》,來給他們吃定心丸。這個一定要聽,不聽不懂。

比如,對于最近連續多份短期工作經曆的人,我都給了建議、方法和實例,《簡曆上有職業空白,能不能進大廠?最近有三份短暫的工作經曆,怎麽辦?》。

由于目前失業的人確實更多了,我再給各位長期讀者尤其少數群友另一個定心丸。

如下這位帥哥群友,自己簡曆造假,假裝說“有個朋友”。當然,他的經曆大家也可以參考:他之前在A公司上班,大概在2023年5月份跳槽到了B公司,在B公司待了6個月後,他求職時仍然說自己還在A公司上班。此時新公司開始背景調查,要他提供過去6個月的個稅APP記錄,他沒法圓謊下去了,故在群裏提問。

我盡管批評了下他,主要是想各位群友不要學他簡曆造假。其實此時他的破解方法也是有的,你看《HR問我要最近3個月的銀行工資流水,怎麽辦?》,新公司的人事無非是要看你的工資APP納稅記錄,這類似銀行流水,你可以拒絕提供個稅APP記錄,也可以截圖時將公司名剪去,或者你直接提供A公司最後6個月的記錄截圖即可。現在還處于談工資之前的階段,別人事問你要啥你就老實提供啥。人事是在各種資料的索取中有意尋找你的軟肋,從而有利于下一步砍你的工資。

當然,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如實提供,因爲HR此處要是來談工資,正常並不會將你面試事後的簡曆拿出來,核對簡曆上你最近的公司名跟你個稅APP或者銀行流水上的公司簡稱,是否是同一家公司。

再說,你在A公司上班3年,並影響你的社保前後有五家公司幫你繳納的社保。這是公司的行爲,公司找社保代繳公司、子公司、孫公司、友商、人才服務機構還是公司本身幫你繳納社保,那是公司行爲,你個人的主要要求是社保繳納了,至于誰繳的,你並不太關心,平時也沒必要去查,公司換了繳納社保的銀行賬戶並不會通知你。你顯示得很無辜就行了。其實說過多次了,這裏《履曆合並了,社保記錄跟工作經曆不符合,中間還有斷檔,怎麽辦?》可以再聽下。

繼續,這位HR就是認死理,還真去查了,來問你爲何公司名不一致,你就說後面這半年公司統一換了幫員工繳納社保和打工資的公司,也是老板的新公司。這就沒問題了。HR每一步也主要關注這一步的事情,目前她處于跟你工資談判的階段,目的是打壓你的工資到預算的下限附近。

當然,更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給對方提供另一個新Offer的截圖,上面有工資數額,就可直接取代你的上家流水了。

其實,最終還是自己“做賊心虛”了,人家此刻要的是你過去的工資數額的數字,你卻擔心被背景調查到簡曆造假。這是造假後智商走低的一個正常案例,以上截圖這個案例的結果是:這位群友按照我說的在第二天如實提交了個稅APP上的工資截圖後,談到了合適的更高的工資,且沒有被核對倆公司不同的名字,人事並沒有在意他個稅APP上的公司名跟當初面試時簡曆上的公司名不一樣,甚至都沒有看。

但是,如果是第三方背景調查公司或者政審,則這6個月的簡曆合並就麻煩多了,大概率會被查出來,有可能會需要你解釋,但也有一半概率是不給你解釋的機會,直接渠道錄用流程。

下一個案例,我就不截圖了,是位女群友,她最近的這份3個月的工作經曆,不知道要不要寫到簡曆中,她離職的原因是公司財務危機。

這個時候的原則是,看公司是否知名。知名可以寫進去。即使公司財務危機、業績下行、拖欠工資,但並不是我們打工人的責任,我們僅僅是個精益求精的螺絲釘。我們打工,發揮自己的作用即可。不知名公司就可以不寫進簡曆裏去了。

當然,如果你過去已經跳槽很頻繁,則這次3個月的經曆就沒必要寫進簡曆離去了,沒交社保更好,更不用寫。交了社保,則解釋下是“一個高管表哥幫忙找的外包公司幫代繳的社保”,這就容易了。但是知名公司決不能被你說成是代繳社保的公司,2023年初時,有個女群友隱瞞了2年前在騰訊的2個月工作經曆,她謊稱騰訊是表哥找的社保代繳公司,這就離譜了,導致她這次求職中的一個140萬的Offer不翼而飛。

如果你總共只有2年不到的經驗,且之前沒怎麽跳槽,那自然可以加進去,增加工作經驗,便于談工資,這是加分項。

還有就是寶媽重回職場、失業多年的人求職、創業失敗的人再回來打工,這種最近長期不上班的人,如果有個短期1-5個月的工作經曆,還是要寫進簡曆中爲宜。因爲這好歹證明你再次來到了職場,再次變成了新鮮的勞動力,你的簡曆中也有了“目前公司”“目前工資”“目前職位”,別人問你離職原因時你還會有些高興,因爲“短暫的工資爲何離職”遠比“你爲何幾年不上班”更容易回答。

0 阅读:14

職場蛙

簡介:開發中國職場第三條道路(求職、職業規劃、財務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