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完沒了的電動汽車炒作虛假至極

金投網財經 2024-05-09 17:35:03

本周,歐美在關于中國電動汽車問題上又開始了新一輪炒作,顯示歐盟委員會主席,她在柏林說:“歐洲需要采取措施,防止中國向歐盟市場傾銷補貼電動汽車。”

她的講話不愧是美國在歐盟的“代表”——公平競爭是好事。我們不喜歡的是中國大量補貼電動汽車湧入我們的市場。

幾乎同一時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美國可能會采取“極端行動”,禁止中國聯網汽車或對其實施限制。

她說:"我們必須消化所有數據,然後找出我們想要采取的行動。"我們可以采取極端行動,即禁止中國聯網汽車進入美國,或者尋求緩解措施",包括保障措施、防護欄或其他要求。

一句話,美國可能會采取不計後果的措施,只要能禁止包括零部件,整車在內的中國商品進入美國,什麽手段都可以使用,其中也包括一直在有被討論的加大關稅力度。

話說歐美又開始在電動汽車問題上興風作浪,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傾銷調查截止時間越來越近,市場認爲在7月左右會出結果。

實際上,越是炒作心越虛,歐美極力造謠改變不了的事實就是“産能過剩”是假,打壓中國是真。畢竟西方國家無法與中國競爭,在制造業上。

就電動汽車而言,歐美面臨的問題似乎更多的是中國企業效率更高,而不是産能過剩,而且最初炒作由頭也是歐美認爲中國電動汽車價格優勢明顯。

然而數據顯示,中國的汽車出口去年大幅飙升,超過日本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但實際上卻變得更貴了。這表明,它們日益增強的吸引力並不是因爲降價。

再有中國企業也沒有以更低的成本向全球市場傾銷電動汽車。中國領先的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平均售價大約是在國內的兩倍。

再看,中國是迄今爲止全球最大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去年國內銷量飙升36%,預計今年將增長25%。其出口與生産的比例遠低于德國、日本和韓國等其他汽車生産國。

産能過剩可能導致大量停車場停滿未售出的汽車。但根據對上市公司的分析,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庫存並不高。

由此可見,如果細查一些就知道,所謂的中國對全球大量傾銷電動汽車完全是保護主義思維作祟,在美國炒作就是爲了選票,讓工人爲政客服務。

在歐洲,其實反對歐盟對中國態度的力量也很大,近期寶馬和大衆的高管警告稱,不要對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電動汽車征收歐盟進口稅,稱這可能會顛覆歐盟的綠色協議計劃,並損害進口中國制造汽車的汽車制造商。

要知道,中國對歐盟的汽車出口,很多都是歐盟自己的企業,然後在中國生産,再出口歐盟,電動汽車的話,中國對歐出口中國,排第一的是實際是特斯拉。

不過從歐美表態來看,對中國電動汽車出手段概率很大,但兩者會有區別,而比較統一的是,歐美目前支持中國車企在當地設廠生産,美國川普,法國馬克龍都是如此。

1 阅读:480
评论列表
  • 2024-05-10 11:36

    我的科興plus,4年,廠家沒了。

  • 2024-05-11 07:29

    炒作的人都是人渣

金投網財經

簡介:金投網旨在爲讀者提供及時的財經資訊和專業的行情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