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控制在這個數,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大大降低!

快問醫生 2024-05-13 09:38:12

“開什麽玩笑,我30歲不到,叫我一直吃降壓藥吃到死,那要吃多久呀,不死可能也因爲吃藥死咯!我又沒有什麽不適,吃什麽藥呢,不用管,等我老了再說吧!”

這是多少中青年人的心聲呢?

根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但是數據顯示進行高血壓治療的人數一半都不到。

高血壓不治療會怎樣?

雖然很多人血壓高也不會有任何不適的感覺,但是血壓持續升高,不治療對身體的傷害是多方面的。

1.血管

持續的血壓升高,導致血管壁的壓力過大,會導致血管變狹窄變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動脈粥樣硬化,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

(1)血栓流到狹窄的冠狀動脈會導致急性心梗;

(2)血栓流到腦動脈就會導致腦梗;

(3)血栓流到肺動脈就會導致肺動脈栓塞;

(4)血栓流到下肢會導致下肢酸脹、疼痛、麻木,甚至會導致下肢壞死,需要截肢。

2.心髒

血壓持續升高會引起心髒結構、功能的改變,導致高血壓性心髒病。

高血壓性心髒病不但會發展爲心力衰竭,而且也會引發冠心病,增加心梗的風險。

3.腎髒

高血壓不治療會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動脈硬化,導致高血壓腎病。

如果血壓持續沒得到有效控制,還會發展到腎衰竭。

據數據顯示,約10%的高血壓患者是死于腎衰竭的。

4.視網膜

血壓升高會導致視網膜鼻側上小動脈發生痙攣,動脈硬化,引起視網膜出血。

所以發現高血壓時,就算沒有症狀也要及時治療。

不過不能因爲一次血壓升高就判斷自己是高血壓哦!

高血壓的診斷需要滿足這3個條件:

1.未使用降壓藥物;

2.非同日3次測量;

3.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診斷爲高血壓怎麽辦呢?

1.生活幹預

生活幹預對于高血壓的治療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一些輕度高血壓的患者,很多時候不用吃藥,靠生活幹預也可以有效控制血壓。

具體生活幹預的方法:

(1)少鹽高鉀飲食:每天攝入的鹽控制在5克以下,多吃香蕉、深綠色蔬菜等含鉀豐富的食物;

(2)減重:研究顯示,體重每增加10kg,收縮壓和舒張壓都可能升高10mmHg,所以控制體重,將BMI控制在24以下是非常有必要的。

(3)戒煙戒酒;

(4)合理運動:每天進行30-60分鍾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快走等;

(5)不熬夜,按時作息;

(6)保持良好心態,避免情緒波動大;

(7)合理飲食:低糖低脂低熱量飲食,飲食多樣化,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水果,選擇牛奶、魚、蛋、豆制品等優質的蛋白質,少吃一些紅肉。

2.藥物治療

降壓藥現在常用的有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這5類。

這些藥物的作用機制都是不同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個人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從小劑量開始服用,一直加到合適自己的劑量。

另外就算服藥治療,也要按醫囑定期複查,如果單用藥物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聯合用藥。

血壓控制在這個數,死亡率明顯下降

需要血壓低于140/90mmHg就不屬于高血壓,但控制血壓是否就只需要按這個標准就行呢?

我國科學家招募了11255名病例分爲兩組進行了一項大型的隨機臨床試驗。一組的降壓目標是將其收縮壓降到140mmHg,而另一組強化降壓,將其收縮壓降到120mmHg。

跟蹤隨訪三年後的結果顯示,降壓目標在120mmHg的那組人群,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了12%,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降低了39%,全因死亡率降低了21%。

從這個研究來看,高血壓患者降壓的目標應該是將收縮壓降到120mmHg,而不是控制在140mmHg即可。

不過,我們也不要一味認定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就最好,因爲這個強化降壓的益處和安全性還沒有得到證實,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判斷,要不然導致嚴重低血壓也是非常危險的。

1 阅读:552

快問醫生

簡介:爲用戶提供全面的,及時的,准確的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