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園區別在哪?如何看?不知道這三點,去了也白看

蟲洞看文化 2024-04-27 08:47:12

想看古典園林,必去中國四大名園:拙政園、頤和園、避暑山莊、留園。

和石窟不同,它們都在熱鬧繁華地,不用千裏迢迢、車馬勞頓,只要到了所在城市,去就非常方便。

可怎麽看?是逛逛公園,在每個園林裏聽各自故事,就算了解了?

當然不是。知道再多細節,可能也是:看時新鮮,聽時熱鬧,回去就忘。

這就像抓到很多樹葉,但沒有樹枝和樹幹,只要風一來,再多樹葉,一吹而散,因爲沒有根基。

看的最佳方式,是先有整體觀,有宏觀思維。

今天咱們就從宏觀上說說,如何看園林。先在認識上打個地基,就像蓋房子時,先架起四梁八柱。

1.四大名園由來

1961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爐,其中園林的四座:

蘇州拙政園、 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市留園。

從此,有了“中國四大名園”的說法。

國家篩選出的,標准自然不用質疑,按曆史年代、按完整度、按保存現狀。

這四大園林,就是古典園林裏的“天花板”。一旦了解了它們的本質,那中國園林是怎麽回事,就全明白了。

2.四大名園的區別1)皇家與文人

四大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是官方建的,也稱皇家園林,代表北方園林。

1703年,康熙開始修避暑山莊。

當時北方蒙古族蠢蠢欲動,康熙爲方便北巡,也就是避暑山莊,作爲軍事要地。

這麽看,避暑山莊不只是個休閑花園,有更大的作用。

1750年,乾隆開始修建頤和園。

“文藝青年”的乾隆,一生愛玩、會玩。六下江南,讓他看多了江南美景,回到北京,看哪都覺不入眼。

他心裏想:“工作忙了不要緊,可在北京,我也要賞賞景,喝喝茶,寫寫詩,看看月亮。我也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也要像南方一樣,過詩情畫意的生活!”

“國家都是我的,想要啥辦不到。北方沒有江南的小橋流水、植物繁茂,那咱就花錢造!”

就這樣,傾心江南園林的乾隆,在北京造出了頤和園。

頤和園直接抄江南園林。亭台樓閣、花木、山水、奇石,頤和園都抄來了。還抄來了西湖的西堤,頤和園照葫蘆畫瓢,建了個東堤。

這有點東施效颦之意,可皇家抄,那是一副看得起你的意思。

再看拙政園、留園,它倆是民間的,個人建的,也稱私家園林,南方園林代表。

拙政園的第一個園主王獻臣,留園第一個園主徐泰時,都是明代進士。

這倆屬于辭官還鄉,用一生積蓄,給自己建個養老用的“大別墅”。

文人造園,自己就是設計師,他們將吟詩作賦,對生命的理解,都放在了自家的園子裏。

而南方園林不只有江南園林,還包括嶺南園林,只不過嶺南園林沒有入選“四大名園”,相比名氣沒那麽大。

說來說去,內容有點多,這裏只需有個基本概念:

古典園林分: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包括江南園林、嶺南園林)。

園林和石窟不一樣,石窟是用來敬的,園林是用來住的,和人很密切。那自然也會有人的氣質。

下面就聊聊園林氣質。

2)盛與衰

頤和園、避暑山莊,都是盛世修園,體現某種興盛,是“上升”氣質。

就像康熙修避暑山莊,乾隆修頤和園,都是“康乾盛世”的國家級項目。

夏季避暑,去木蘭圍場打獵,還要政府辦公,花重金打造的皇家園林,都反映了當時的盛景。

尤其乾隆時期國家富裕,建個大園子,就像是向世人宣布:看咱國家多有實力。

就算到了慈禧,當年拿出海軍軍費去重修頤和園,當成給自己的生日禮物,雖被後人罵。

可換個角度,也是穩定人心,讓老百姓覺得國家有實力,而不知道其實已經各種虧空嚴重,焦頭爛額,只在打腫臉充胖子。

皇家園林,就是要將大山大河微縮在園林裏,就是要體現“盛世”。

再說拙政園、留園,就是淒淒慘慘戚戚了。

它們不像高門大戶的宅子,是個人發達後,喜歡置地蓋房,是興旺發達的顯擺。

更像是個落魄書生,中不了科舉,只能寫點打油詩,看似潇灑,其實只是苦笑的無奈。

私家園林都是園主人官場失意,心裏苦悶,提前退休,建個園子,自我療傷,是衰敗時的“下降”氣質。

要是官場得意,也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在園林都是在一塊小天地裏,自我感動。

拙政園主人王獻臣,明代時罷官回家,建個園子,起名“拙政”。

一個“拙”字道出了他的內心。他不圓滑,不世故,不願意與人同流合汙,這才罷官。心裏不甘心,可又甯願去堅守。

治國不缺聰明人,就缺像他這樣“拙”的人。“拙政”是自謙,是態度,更是觀點。

這樣,他的園子裏,總能吸引到觀點相同的人,小聚酌情,題詩作賦,互稱知音。

無法實現報國抱負,咱們就自嗨,把園林修得特別文雅詩意,邀來朋友看看花、賞賞月,做做詩,打造一種“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假象。

可這背後其實藏著的,全是失意、郁悶、愁怨,誰不想志在四方呢?可沒辦法,條件不允許呀。

而留園,也是一樣一樣的。

所以說,江南園林的氣質是失意、陰郁、低沉。

3)大氣與詩意

頤和園、避暑山莊都面積很大,大氣才是國家項目的標配。

但徒有其表、鋪張浪費,曆朝曆代其實都不提倡。大的背後,實用才是正道。

滿族人從東北來,天下老大的眼裏,北京夏天太熱,故宮又很憋屈,除了立冬祭祖,他們大部分時間,其實都住在頤和園。

頤和園、避暑山莊,都是辦公+休閑。

用今天的話說,園林裏有政府辦公大樓。功能一多,地方自然要大。

頤和園290萬平方米。

避暑山莊564萬平方米(相當于840個標准足球場的大小)。

它們都經幾次擴建,越擴越大,要告知世人,要舒服,更也是“工作需要”。

避暑山莊整個就是占山爲園,這種大氣、大手筆,也就國家能做到了吧。

看皇家園林,最適合的天氣就是豔陽高照。大晴天時,園林裏視野好,遠景一目了然,大氣、開闊,景色一覽無余的感覺,最相配。

相比較,拙政園與留園的面積,就小得可憐了。

個人財力哪能跟國家比。個人項目,小而精才是方向。

拙政園4.5萬平方米(它是南方私家園林裏最大的了)。

留園2.3萬平方米(3個多標准足球場大小,避暑山莊的1/230)。

南方園林裏最大的拙政園,面積連避暑山莊的1/100都不到。

不能大而全,可以小而精,關鍵還能很詩意。

就像很多大房子,人不多就顯得空蕩蕩,沒有人氣,小房子卻相對更溫馨。

看江南園林最適合的天氣,就是陰雨天,尤其是下小雨。

坐在園林的回廊裏,聽雨打芭蕉聲,看細雨絲絲飄落,讓人很容易觸景生情,詩意大生。

陰雨天,與園林的憂郁氣質最搭,這也是難怪江南園林裏詩詞多,它的整個環境,就是詩意的。

園路曲徑通幽、流水鳴鳴、山石疊落、紫薇繞藤,配上陰雨天色彩的高級灰,就是一副山水畫。

而這種詩情畫意,很符合人的心境,讓人産生共鳴,從而打動人。

讓人在園林裏,感歎:“古人太會生活了,人生曼妙,不過如此。”

誰不喜歡詩情畫意,自由馳騁,文人雅士造出的南方園林,就是中國人心中的“理想家”。

3.四大名園的相同

說了區別,四大名園也有相同,那就是都是中國園林,整體造園手法一樣。那就是:

直接模仿自然。這裏的“直接”,是相比西方園林而言。

直接模仿,就是把大山大河變小、變微縮。無法馳騁大江大河、大山大川,那可以當成“大自然的搬運工”,把自然山水微縮成園林。

中國園林都是順勢而建,順應自然,這很符合中國人“天人合一”的哲學觀,不分南北方,都是如此,無一例外。

總結

北方皇家園林規模大,很大氣,就像北方人一樣不拘小節,主打大氣豪放。

但大了容易空,少了詩意。

南方私家園林規模小,處處是景,處處精致,詩情畫意。就像南方人一樣細膩溫婉。

但小了容易扣扣搜搜,小家子氣。

北方皇家園林與南方私家園林,如今都是瑰寶,各有特色,就像人一樣,最大優點就是最大缺點。

而看園林前,先有了宏觀了解、大體脈絡,再去一個個園林看,就不會上來就陷入枝微末節,抓了芝麻,丟了西瓜。

了解完本質,再去聽講解——園子的主人是誰,有啥故事?對聯是誰寫的,啥意思?花窗圖案代表什麽,甚至花磚上的鶴圖案,是公還是母?就不會一開始陷入細節,錯過了全貌。

這觀點您同意嗎?

後面有機會想寫一篇“中國園林、歐洲園林、伊斯蘭園林的比較”。

將視野再拉大,將中國園林放在世界大舞台裏去看,看看我們的園林和國外園林的區別,還有如何去對比欣賞。

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多,我就去准備下,抛磚引玉。

這題目您感興趣嗎?歡迎留言評論。

​​​

0 阅读:56

蟲洞看文化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