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産曙光”已顯現!然而購房者不買賬,樓市回暖還有多遠?

說房聊地産 2023-05-22 12:19:25

臨近年底,不少房企“保交樓”時間緊、任務重,亟待資金支持。雖然說相關政策對于房地産融資渠道和條件的寬松,特別是股權融資政策的優化,對于“久旱”的房地産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最近又有人在宣揚:“地産曙光已經顯現!”以此來表明對于房地産市場的發展恢複信心,並且直言房地産市場已經出現了回暖的迹象。然而,事實上,購房者並不買賬,仍表示對房地産市場信心不足。最爲擔心的還是買房之後的保障問題,擔心房子不能如期交付,以及房地産企業的降配降標普遍現象的發生。

至于房價方面的問題,在逾期交房、爛尾等問題上,關注點比重有所下降,因爲房地産市場已經是這個狀況了,不要說房地産企業相互之間都有了競爭和讓步。特別是在年底期間,房企花式促銷賣房頻出,其中也不乏各種變相的優惠或給予其他補貼,甚至承諾如果買貴了可以補差價。小編認爲越是如此越說明房地産市場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間,反倒是房企減少一系列的優惠或政策收緊時,才是房地産環境開始有所轉變,有了回暖的迹象。至于房地産企業高管站出來表示的“曙光現象”、“觸底反彈”等言論,縱觀以外,在各個階段性都有過,所以,並不能作爲參考。

雖然受宏觀調控政策和疫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國房地産市場全面遇冷,房地産行業結束了土地紅利、金融紅利的時代,以往的老套路和傳統模式已經過時,不再適應當前的房地産發展趨勢。在新形勢之下,房地産企業的粗狂式增長和野蠻發展顯示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而精細化管理和産品打磨在行業競爭中,愈發的重要和凸顯。所以說,房地産已經進入精細化管理的紅利時代,即便是房地産不再像之前的二三十年那麽火熱,但是,仍有大量的需求和發展空間。越是優質的房地産企業和好的樓盤就越能脫穎而出,成爲人們所追捧的對象。

可以說,房地産市場回暖或上行,增強購房者信心勢在必行。在金融領域加大對房地産行業供給端支持的同時,還要保證資金運轉的安全性,防範房地産領域金融風險,從而能夠減輕購房者對房地産項目出險的擔憂。使房地産企業特別是優質房企將有望在經營性現金流恢複、債務融資性現金流改善、權益融資現金流補充的情況下實現資産負債表改善,步入風險緩釋與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只有購房者有足夠的信心並付之行動,才能助力房地産企業的銷售回款。而房地産企業擺脫輸血依靠自身造血達到企穩回升的局面,只有這樣,才能讓房地産市場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中。

綜合來說,隨著“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不變,房子已經逐漸回歸到居住屬性,房地産企業與其花費心思來保證宣傳,或者引導輿論導向。不如深挖客戶的需求,研究房地産發展新趨勢,如何在産品系列上優化或升級做努力來到實在。目前,很多的大型房地産企業將産品力的重點聚焦,著眼于“綠色、健康、智能、服務”四大領域。重塑人與住宅的關系,探索可持續發展之路,過打磨産品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特別是疫情帶來的影響,如何在安全、舒適、健康方面來健全房子功能。如何創造出功能多元、可持續叠代的生活方式,等等。我認爲這些才是房地産企業應該思考的。

從“第一支箭”銀行信貸支持,到“第二支箭”債券融資幫扶,再到“第三支箭”股權融資重啓,接續發力、層層遞進,形成立體式的金融支持“組合拳”,隨著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房企現金流壓力將進一步得到緩解,促進房地産市場恢複平穩健康發展。房地産行業將加速優勝劣汰,提高行業發展質量。部分資産質量尚可的財務受困企業可能成爲潛在的收並購對象,而那些資不抵債、管理混亂的小型房企將被加速出清。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既是房地産行業自身及上下遊産業鏈的期盼,也是穩定經濟金融大局的要求。

從各個角度和方面來分析,房地産行業與企業新發展模式的形成已經勢不可擋,通過階段性的調整或顛覆,房地産行業和房地産市場一定會進入穩步發展,並且良性運行的軌道中來,只是時間問題,讓我們拭目以待,關于這個話題,大家有什麽不同的看法或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