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讓農民進城買房?進城買房之後的人們都怎樣了?

說房聊地産 2023-05-22 12:24:27

文章開篇我們先來看幾組數據:2021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4.72%,農村有5億7000萬人,即使到2030年城鎮化率達到70%,農村也還有4億多人;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其中,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89萬元,由此可見,農村人均收入低于全國人均收入將近50%,月收入才一千多元錢;2021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1023萬平方米;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20多個地方出台了支持農民進城購房政策。給予購房農民稅費減免、購房補貼等優惠。

從上述數據中不難看出,房地産市場去庫存的壓力仍然不小,而農民這一龐大的潛在購房群體,被各個城市和地方,以及房地産開發商所觊觎,包著甯可篩選不可錯漏的方針,一些開發商利用各種促銷手段來吸引農民群體進城買房。前段時間,開發商推出的“小麥換房”“大蒜換房”“西瓜換房”等房子銷售活動,優惠幅度之廣、力度之大曾引發人們的熱議和關注。不過,從鼓勵農民進城買房的優惠政策和活動的推行中,並沒有發現起到很大的作用,或産生很好的效果。

多個城市在推出的農民進城購房支持政策中提出了不少解決方案,爲農民在就業、教育、醫療等各方面提供基礎保障,如享受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轉學、申請住房公積金、爲從事個體經營的進城購房農民減稅等政策,拿出實實在在的誠意,充分保障農民的權益,解決後顧之憂。之所以沒有取得一定的成效,其實還是農民的收入太低,購買力達不到才是根本原因,或者是掏空積蓄支付完房子的首付,之後的月供以及日常生活開支無法保證。

說到底,農民進城買房的需求還是有的,特別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産市場還有很大潛力挖掘。你知道嗎?如今小學的數量已不足二十萬所,而其中消失的基本都是農村小學。特別是在2001年有文件提出“對農村小學和教學點要適當合並”後,近乎瘋狂的態勢橫掃全國小學,僅2001年,我國就減少了6.7萬所小學,速度創曆史之最。眼下,農村小學的數量依然在下滑,因爲學生們都跑去城鎮了。在農村的小學先不論教學水平如何,基礎設施條件怎樣,就老師的數量都沒辦法保證,往往一位老師身兼好幾門課程。

正是因爲農村小學難以滿足孩子的教育要求,同時,也爲了下一代獲得優質的教育,能有一個相對好的前途,越來越多的農村父母不得不主動將孩子送進城讀書。現在的農村對于教育資源的重視程度相當高,都清楚知識改變命運的道理。教育資源和本地戶口以及住房的關系是最爲密切的,也就是說,要獲得優質的教育通過買房是最好的捷徑。所以,甯願背負房貸也要拼命去縣城買房的人不在少數,特別是一些重點小學的學區房,更是受到了人們的追捧。

如果說爲了教育資源被動或主動到城裏買房,那麽醫療也同樣如此,教育會影響前途,而醫療可是直接影響生命線了。現在的農村村醫也在減少,人人都有新農合醫保,生病都到鎮上或縣裏去醫治,因爲要享受醫保的報銷。另外,農村的男女比例失衡,找對象的難度在增加,造成的結果就是彩禮越來越高,附件條件越來越多,其中到縣城買房成了大家默認的條件之一。以上的種種讓農民進城買房可能存在無奈和被動接受,但是也有爲了改善和提高生活品質,也有部分人願意到城裏買房。

無論是出于何種目的選擇買房,後續所要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才是關鍵,就拿小縣城的房子來講,房價基本在4000元/平方米—6000元/平方米,一套房五六十萬元,結合農村的人均一千多元的收入水平,多年辛勤勞作後節省下來的錢,最多只能支付城市房屋的首付,而在接下來的一二十年的時間裏,每月將償還數千元。當然了,這如果在過去的二三十年期間內,外出務工收入有保障的前提下,也不算什麽大問題。但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農民進城務工的可持續性降低,體力勞動逐漸被替代。

現在的農民根本就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經濟收入也不夠穩定,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強行買房,經濟壓力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承擔起的,因爲很多的人都忽略了買房所産生的其他費用成本,比如各種稅費、維修基金、房屋裝修、家具家電等等。其次,城裏的生活開支也比農村要高很多,水、電、燃氣費、物業費等,各種花銷是直線上升。現實中,這樣的家庭很多,一味的節省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將生活過得一團糟,這就失去了進城買房的意義,所以要綜合考慮經濟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不過,目前選擇進城買房的農民年輕人居多,誠如上述所講,爲了享受城市的優質教育、醫療、配套等資源。對于老一代的農民來講,他們來城市買房能獲得什麽呢?在農民不僅有房子住,而且有新鮮的蔬菜可以自給自足,鄰裏之間相互走動互幫互助,生活能夠輕松惬意並且有保障。特別是現在的鄉村振興建設發展,以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作爲重要著力點,大力改善農村住房條件,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對于這些老一代農民是擰得清的,所以,千好萬好都不如農村好。

老一代的農民不願意到城裏買房生活,和他們大半輩子在農村生活習慣有關。不過,在給自己的孩子進城買房的事情上,往往都是毫不猶豫將多年的積蓄拿出來。所以,農民群體在房地産市場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而農村大多數年輕人在買房之後進城生活以及務工,而其本身所擁有的農村土地處于長期閑置的狀態,甚至是因爲長期無人打理而變成荒地,也正在變成一種新的趨勢。所以在這個情況下,鄉村振興發展,更應該重視農村的教育、醫療等,農村才能留住人,才能迎來質地飛躍。

當前多個城市鼓勵農民進城購房,必須了解農民真正需求。比如,當進城買房以後,如何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就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如果工資不高,那麽房貸就沒辦法正常償還,買的房子早晚都要面臨停貸的問題。再說老一代農民進城之後,所面臨的養老、醫療問題,如何保障?雖說有很多農民自身對于城市的現代化發展,以及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包括發展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對于城市生活也非常向往。給予大家一定的保障和信心才是重點。

5 阅读:2160
评论列表
  • 2023-05-26 21:53

    地皮經濟是死路一條!

  • 2023-05-29 14:54

    房沒拿到,已經爛尾了,錢還得供~

  • 2023-05-27 12:41

    拔苗助長後果很嚴重的[呲牙笑]

  • 2023-05-31 09:28

    買了房,工作怎麽解決

  • Cs9 2
    2023-05-26 19:16

    可以開車去種地